上海深夜的密码,藏在那些“小路”里(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6 07:01:36
浏览

  最终,这家两层楼、数百平方米的书店,决定将一层三五十平方米的空间,经营到凌晨2点。30个座位在午夜12点前通常是满座的,到处都是看书的人、捧着电脑工作的人。刘军曾注意到两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深夜书房,几乎每天来。他也曾见到每晚来读同一本书的老人家,考虑到对方夜间行走不便,刘军想将书送给他,老人家却推辞了。他说,这里有与他人夜读的快乐。

  目前,五角场店已实现盈亏平衡,大隐书局又在浦东新开了一家经营到深夜12点的分店。做深夜书房的初衷,是希望能在为读者留一盏夜灯,刘军说,现在看来,这盏灯真正有人使用。

  此外,上海各大博物馆、上海野生动物园也都纷纷推出了夜游项目。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海夜间经济的业态,正在加大文化等内容产品的供给,而不仅仅是就商业论商业。

  管好“小路”

  上海正朝着夜生活集聚区更有组织化的方向迈进,新兴商圈普遍都有专业运维方,负责控制和挑选多元的业态。

  上海市还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监管政策,包括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经济发展协调制度,即“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统筹协调夜间经济的发展。目前,上海市各区都已选出一名副区长担任“夜间区长”,区内发展势头较好的夜生活集聚区负责人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配合“夜间区长”工作。

  不过,对十里洋场来说,有规划、有组织的商圈只是其A面,小路密网、小店繁多是不可忽略的B面,更是夜上海的精髓。它们大多形成已久,少有运维方介入,经营成本高、竞争压力大,更缺乏综合性的制度安排。

  上海市商委今年公布了一组数据。当前,全市约有47.5万个商业网点,5万个是大商场,而分布在马路边上的小网点占了90%。其中,历史风貌保护区、特色商业街区、创业园区、景区内集聚了较多特色小店。

  这些特色小店充实了夜上海的毛细血管,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执政能力,尤其是开在沿街居民楼下的餐饮类特色店,垃圾怎么处理,噪音怎么控制,交通怎么安排,都是难题。

  不少街道办都在这些年遇到过一个难题:如何维持夜间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投诉量之间的平衡,核心问题之一是,外摆位。顾名思义,外摆是店家将一部分桌椅放在店外。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相比北京这样的北方城市,更适合外摆。

  外摆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也有相关研究支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徐磊青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人行道从路缘石到建筑边界之间的宽度,最好在5米到8米,过窄的话会显得拥挤,太宽的话则空空荡荡。街道界面的透明度应当达60%以上,店铺密度每100米应当有7个以上。人们希望街道界面是透明的,最好能看到室内的活动,希望绿树成荫、有座椅可以坐下、有空间可以停留。

  在人行通道足够宽的地方进行外摆,无疑可以促进这条街的商业繁荣。许多商家在找寻店铺时,颇为看重这一点。但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外摆还是不外摆,是个难题。

  一般情况下,外摆会压缩行人的步行空间,侵占公共利益。另外,哪怕商业建筑的红线内留出了足够的外摆空间,但外摆之后,无论是店家还是消费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控制不住音量,给周围居民带来影响,路面垃圾也很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