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应化”利生(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23 12:18:14
浏览

同时,长春应化所结合区域发展需要,新增了生物化工学科;在秸秆利用、植物多糖、生物聚酯和纤维素转化等方向研究基础上,布局了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领域,以解决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附加值低及其带来的污染问题。

长春应化所科研三处处长孙小红介绍,研究所还强化了应用研究在绩效考核中的评价权重,提高了成果转化中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从2016年开始,研究所将成果转化现金收益的50%奖励给团队,并设立了产业化成果奖,增设了产业化研究员,发挥评价奖励体系的指挥棒作用。

“此外,我们于2015年11月调整了发表论文绩效分值计算方法,按照化学学科的实际情况,由学术委员会把关,将期刊分为5个档次,扭转了只看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面,使得基础研究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长春应化所科研一处处长王鑫岩说,“这样才能引导更多科研人员从事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据统计,在长春应化所特色研究所试点建设4年内,特色方向任务占全所任务的集中度从82.3%增长到87.3%,特色方向对外竞争经费集中度从80.8%增长到88.6%,经费增长率达61.58%。此外,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长春应化所“化学”和“材料科学”两个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彰显出强劲的基础研究实力。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应化”利生

温敏型静脉留置针组装生产线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应化”利生

2017年10月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中试平台装备完成

打造非实体中心

发展至今,长春应化所已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史上,这些以学科为基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谓研究所重大成果产出的“主力军”。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少重大成果的取得都体现出多领域集中攻关的特点。

“比如,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稀土顺丁橡胶的产业化,就是因为把研究稀土的人和研究高分子的人集中在一起。”杨小牛指出,但更多时候,科研活动组织模式是松散的,课题组间的合作研究也相对偏少。

鉴于此,长春应化所整合特色学科优势力量,调整科研单元组织架构,建成了跨学科、跨实验室的非实体中心,形成了实体实验室“主建”、非实体中心“主战”的“战建结合”模式。“这不仅有利于解决PI(课题组长)制导致的碎片化问题,还有利于提高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综合服务支撑能力,以及跨学科多领域技术集成攻关能力。”杨小牛说。

目前,长春应化所已建成13个非实体中心,涉及航空轮胎橡胶、医用高分子、氢能利用和生物质化工等诸多特色方向,覆盖了全所2/3以上的课题组和近3/5的研究员,为形成新的创新团队、衍生新的科技增长点提供了“应化方案”。

比如,成立于2016年底的氢能利用研发中心,最初由先进化学电源实验室主任邢巍牵头,汇集了8个课题组。“我们发现,把各个团队集合起来,不仅可以发挥综合研究所的特点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而且可以形成贯穿氢能全链条的制备、储运和燃料电池高效发电的系统研发团队及技术平台。”邢巍说。

在氢能利用研发中心,不同课题组分别承担不同的科研任务:邢巍课题组主要研究燃料电池与水电解系统,王立民课题组主要开展储氢材料/系统研究,张新波课题组主要研究能量转化过程材料与器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