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6 11:14:06
浏览

  “干就干世界最先进的、最好的,要跑到国家和世界的前列。”即便是从未涉足过、比绣花还要精细许多倍的电子玻纤领域,这个钢铁汉子也绝不甘居人后。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这是蜿蜒穿行于太行山间的红旗渠总干渠(7月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9微米、7微米、4微米,仅用4年时间,李广元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赶上,不是李广元的目标,他还要超过。来自国内外的20多人研发团队正在红旗渠畔以当年“劈山挖渠”的精神攻克科技难关。

  李广元的脾性,恰似中国人的典型品格。

  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传颂千年的名句彰显了中华儿女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气节。

  李广元的选择,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继承,也是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1966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前,特等劳模张买江的母亲赵翠花坐在渠边整整守了一夜——她想先打第一桶水。丈夫修渠牺牲后,她又把儿子送到渠上,这位倔强而坚毅的女人把水视作了亲人。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张买江在清理红旗渠内的落石(1991年7月摄)。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13岁的张买江上了工地,成为最小的修渠者。山路坎坷,几天就磨破一双鞋。他把废旧轮胎制成鞋的模样,穿久了,脚底板磨出又厚又硬的茧。直到今天,这些老茧还要隔段时间就用刀片刮一遍,不然疼得走不成路。

  红旗渠修了10年,张买江干了9年,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是在修渠中度过的。几十年后,他又从事了更有价值的事业——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师,向全世界讲述红旗渠的故事。

  从修渠到讲渠,半个世纪以来,他的生命与红旗渠紧紧连在一起。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张买江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向学员讲述当年修渠的情景(7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即使讲过无数遍,可每次上台重温当年修渠的故事,张买江都忍不住动情,听者往往也感同身受、泪光闪烁。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学员们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听取张买江的讲述(7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自开建起,红旗渠就是一条闪耀着奋斗和梦想之光的河流。作为中国精神的象征之一,它的纪实电影登上过联合国的舞台,也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任羊成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向学员们讲述当年修渠的情景,背后的大屏幕展示着他当年在施工现场的照片(7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如今,每年有超过20万人到红旗渠进行红色教育和培训,其中,不少是来自国外党政机构的学员。他们希望来此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行的秘诀。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红旗渠总干渠从村庄穿过(7月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日本访客深谷克海自1976年至1995年,先后12次造访红旗渠。他认为,红旗渠精神加上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就是世界发展的方向。

  他领会了一个民族的特质,只是还没有触摸到这个民族的灵魂。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参观者在红旗渠纪念馆内观看影片(7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红旗渠时时叩问的是: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凭什么走到今天,又凭什么去开创未来?

  红旗渠,既是历史答案,也是时代考题。这里,不仅有中国的过去,更有中国的未来。(记者 王丁、李亚楠、双瑞)


(责编:宫宜希(实习生)、王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