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6 11:14:06
浏览

  2012年,在当地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号召下,张益智接手家乡几乎废弃的万泉湖景区。投入5000多万元后,道路、植被等初见成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却冲毁了这一切。

  “丢了钱不能再把名字丢了,继续干吧!”张益智二话不说,更多钱投进来,全国各地2000多名员工调回来,附近老百姓蹚着水来捐款。大战一百天后,景区焕然一新。

  目前,景区累计投入5亿多元,修了30多公里山路,绿化2万亩荒山,还建有高标准民宿,一片光秃秃的石头荒山真正变成了湖清林秀的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这种逆流而上啃下硬骨头的滋味,45岁的王付银深有共鸣。

  他有一支300多人的建筑队伍,号称“老虎营”,专接别人干不下来的高难度活儿。汉十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崔家营汉江特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拱桥,300米跨度没有一根柱子,王付银团队24小时施工,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抢出了70天工期。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民工在红旗渠施工现场凌空除险(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精神的传承。20世纪80年代,十万修渠大军出太行搞建筑,凭着吃苦耐劳的品性,林州建筑闯出了名气和口碑。如今,仅在当地注册的建筑公司就达860家,撑起了林州经济的半壁江山。

  渠心

  “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70余年前,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的感言,用来解释红旗渠的修建同样贴切。

  缺水是千百年来林州最深、最痛的记忆。从明朝建县起,林州县志上就频现“大旱、连旱、凶旱、亢旱”等字眼,多次发生人相食的惨剧。

  对水的渴望有多迫切,林州对开渠人的感念就有多深挚。明初知县谢思聪开凿不足十公里的洪山渠,受益百姓筹资建“谢公祠”,并将“洪山渠”改名为“谢公渠”。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当年林县的县委书记杨贵重返林州时找到了他年轻时代的照片(1999年5月摄)。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但苦难的缺水历史并没有终结,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人因打翻水桶而自责上吊。31岁的县委书记杨贵站出来了,多方考察后,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

  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决策。杨贵不仅面临工程技术上的风险,还面临政治前途上的风险。红旗渠开建没多久,就有人攻击他劳民伤财。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当年林县的县委书记杨贵(前右)回到林州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欢迎(2001年摄)。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多年后,杨贵回忆当时的心境:“我们可以坐着等老天爷的恩赐,这样我们的乌纱帽肯定保住了,却战胜不了灾害,遭殃的是人民群众。”

  群众的渴望就是最大的动力。县委征求意见时,林县百姓说:“国家没钱,我们自带干粮也要修成,这是祖祖辈辈的大事。”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红旗渠精神新时代传承录

  这是蜿蜒穿行于太行山间的红旗渠总干渠(7月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抢晴天,战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汽灯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为着千年的盼望,在山中风餐露宿的林县百姓化苦为乐:“撕片云彩,擦擦汗;凑近太阳,点支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