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章:热血报国,谱药理华章(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23 13:15:03
浏览

金国章初涉药物科研工作,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得益于入门老师的引导和锤炼——丁光生锻炼了金国章动手实验的能力与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写作中数易其稿的体验培养了他严谨治学的素质;在胥彬的引导下,金国章拓展了国际视野,开始发表英文学术论文,迈向国际学术交流舞台。

自1964年起,金国章开始启动“延胡索乙素动物成瘾性试验”工作。他参考国外文献,以延胡索乙素本身的药理作用特性为依据,开展研究工作。先后采用平行试验、交叉试验及小鼠竖尾反应模型进行试验,都未发现延胡索乙素有成瘾性表现。最后,金国章将成瘾性试验的结果整理成为“延胡索药理研究”系列论文的第十三篇文章。但因“文革”时期,报刊出版暂停,此文正式发表是1978年7月。

金国章科研理念和思维的形成还得益于两位所外名师的指点。1953年,生理学大师冯德培主讲的“神经—肌肉研究讲座”令他耳目一新。冯德培强调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当具有创新意识、逻辑性和远见性,这成为金国章科研工作的重要准则;在延胡索乙素专家鉴定会上,张昌绍等专家肯定了金国章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不能根据推理断定它无成瘾性,必须补做实验,用事实数据说话,这也使金国章形成了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金国章通过大量的大鼠、犬和猴的动物实验,发现延胡索乙素不是抗炎镇痛药,不同于吗啡镇痛药,无成瘾性,有助眠作用,但不是催眠药,最终确定延胡索乙素具有明显的“安定作用”。但这超越了中医药文献的所有记载,也超越麻醉性镇痛剂吗啡的药理作用范畴,这令金国章百思不得其解。当他就延胡索乙素安定作用机制求教张昌绍时,张昌绍给予了他一个哲理性指点:药物作用机制的指导作用,往往会超过具体药物本身,影响面更大,时间更持久,作用意义更深远。这个科学哲理指导金国章继续探索,确定了延胡索乙素既不是氯丙嗪类型,也不属于利血平类型,而是具有安定作用的第三种化学类型物。

两位大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金玉良言帮助金国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理念和科研思维——科研工作要善于捕捉灵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科研选题在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研探索要“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

经过8年多艰苦卓绝的精心研究,金国章和胥彬阐明了延胡索乙素是中药延胡索镇痛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并找到了新的药源千金藤,以此开发出新药——颅痛定。1962年,张昌绍和药理学家吕富华首次将这一研究成果引入他们主编的大学教本《药理学》中;1964年,颅痛定正式研制为药品;1977年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嗣后载入1985—2010年国家药典诸版本(共计6版)中。

此项研究工作成为继麻黄素研究之后的又一中药现代化的成功范例,金国章也因此荣幸参加建国十周年盛典观礼。

协同合作,开辟两个假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轨道,“科学的春天”到来。在延胡索乙素(l-THP)安定作用机制的研究中断14年(1964—1977年)后,已进入天命之年的金国章踌躇满志,决心重归原来的科研主轴——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作用于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的药理研究,大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万丈豪情。

当时正值国际多巴胺领域研究的鼎盛时期,也是分子生物学兴起的年代。得益于多学科交叉合作,THPBs作用于脑内多巴胺的研究显著结果。这一时期,金国章发现l-THP化学结构与许多类似物有相同的母核,均属于THPBs,而它们的神经药理作用在国际尚未见报道,属于创新的研究领域,很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