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1.5代移民的七年留学观察(2)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6-12 09:19:21
浏览

2018年,张彻开始陆续关注国内高校的招聘启事。在尝试着和一些高校取得联系后,他发现国内排名靠前的高校都希望他可以先申请“青年千人计划”(以下简称青千),而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几乎是申请“青千”不成文的规则。

与张彻一同参加国内某高校面试的同行们,人人手握高影响因子期刊文章若干,这引起了这所高校的强烈兴趣。张彻的首场面试遇冷败给的不是比他更好、更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竟是更高的期刊影响因子。

回到美国,张彻与导师商量将接下来的文章发给《物理评论快报》,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提议,相比《物理评论D》,前者更能给他带来国内寻找职位的优势。

在张彻看来,对于生物、材料等比较容易追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也相对容易让大同行看懂的实验学科来说,将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文章作为人才评价的指标之一未尝不可,但在他所从事的理论物理领域,“原创性、颠覆性的研究很可能刚开始的引用率很低,但长期影响力高”。

“只看研究成果的影响因子是有违科学精神和科学规律的。”张彻这么说,并非质疑《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常远所从事的无机晶体材料领域,这些期刊依然代表着顶级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在人才评价时,不应该有《科学》《自然》就好像要‘上天’。”

如果用“时髦”学科的高影响因子去评价“不时髦”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未免本末倒置、哗众取宠。

在首次求职遇冷后,张彻所报高校的一位老师给他写了一封长邮件。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同行圈子本就很小,张彻的研究实际上得到了该校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不过,我们也受限于学校和院系的相关规定。”这位老师言辞恳切,学校和院系在人才招聘方面有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但制定这些管理制度的不一定是理论物理界的小同行。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内行,无法进行有效的同行评议,只能通过数文章、看影响因子来确定人选”。

一面是“不屑于”追求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导师和小同行,一面是在国内求职时完全迥异的人才评价标准。这在表面上是如何看待《科学》《自然》《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的问题,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内行评同行”和“外行管内行”两种截然不同的科学文化。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VS“合作关系”

为了说服导师同意自己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文章,张彻与导师进行了多番邮件沟通,导师的态度也从刚开始的反对转变为后来的理解与尊重。

7年来,他们之间更像是合作研究的关系。

刚读博士时,导师将自己研究方向的一部分拿给张彻做,张彻觉得不够“高大上”,于是自己另起炉灶。导师表示完全支持,师生二人时常在学院办公室的讨论室里,因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这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

在私人领域,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张彻直到现在还没有导师的手机联系方式。“学业上的事就是发邮件。”

回国找工作这段时间,每到一所高校,从科研人员到管理人员甚至是学校领导,都会要求加张彻的微信方便联系。“大家好像更习惯用微信这种私密性较强的沟通工具聊工作。这在美国的学术圈不会发生,导师不会去了解学生的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