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州:一样靠山吃山别样发展内涵(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23 16:14:37
浏览

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蓟州新增林地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全区林木绿化率53.5%,其中北部山区林木绿化率达79%,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蓟州区林业局高级农艺师刘凤明说。

水环境修复是蓟州打响的另一生态治理战。

登翠屏山俯瞰,于桥水库烟波浩渺,犹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谁又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污染防治的“老大难”。

从2013年起,蓟州加大水库污染治理,设置112公里的隔离网,清理3.6万亩鱼池,清除周边117家规模养殖场,对水库北岸107个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搬迁水库南岸全部47个村并退耕。

“水质明显好转,从过去四类、五类水,转化为三类水。”蓟州区水务局副局长王志光说。

生态变化,护林员赵勇感受尤深。“早些年站在八仙山聚仙峰瞭望台看,到处‘千疮百孔’‘狼烟四起’。这些年再看,绿水青山尽收眼底。”

一代名将戚继光戍守16年的黄崖关长城,天津最高峰九山顶,5A级景区盘山,“北方西双版纳”八仙山,“天津神农架”梨木台,“天然氧吧”九龙山……拥有如此多的大美生态区,蓟州在723个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检测评比中,居京津冀区域首位。

良好的生态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京津唐中心地带的蓟州又肩负起新的使命——建设京津冀重要生态涵养区。蓟州明确:加快推进环北京1小时生活圈品质城市建设,不断放大蓟州在京津冀区域的重要节点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绿色的力量。

“同样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理念一变,发展效果截然不同。绿水青山是蓟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最大优势。我们必须看护好这个‘传家宝’。”蓟州区委书记于立军说。

从低端到高端,旅游产业鼓足钱包

早上7点半,喇叭里传来《弟子规》诵读声,唤醒了郭家沟。

晨曦中,青山巍巍,溪水潺潺,炊烟袅袅。

路旁一户农家庭院中,蜿蜒的藤蔓缠绕在凉亭上,大红灯笼点缀其间,老榆木茶几和几把躺椅放在一隅。村党支部书记胡金领正忙着招呼客人。

山野菜、柴鸡蛋、咸鸭蛋、蒸红薯、小米粥、烙大饼……丰盛的早餐端上来,游客满满当当坐几桌。

眼前旅游兴旺的“黄金沟”,过去却是地道的“穷山沟”。“收入二千三,百姓抽旱烟”是村民自嘲的顺口溜。

为摘掉“穷帽子”,胡金领带头发展农家院。吃住一天,一人收费100元。档位低,客人少,10年间始终在低端徘徊。

“乡村游,市场人气火爆。郭家沟,条件得天独厚。为啥发展不起来?”胡金领反思:单打独斗,缺乏品质,互相压价,搞不出大名堂。

2012年,郭家沟被纳入全区首批乡村旅游精品村建设。但一开始,很多村民转不过弯来,支持的没几个。

“价格便宜,吸引不来客人。调高价,还能有人来吗?”

“别的村名气已经很大了,我们能抢到客源?”

“投入这么大,打了水漂怎么办?”

……

担忧一大堆,不改没出路。区、镇、村三级干部,挨家挨户跑,把整体改造的好处掰开了说、揉碎了讲。

最终,村民们都投了赞成票。县领导挂帅成立了指挥部,请来了顶尖设计专家,紧锣密鼓推进改造。

真正干起来,棘手问题可不少。

各家负责屋内装修,投入大。村民怕赔钱,行动慢。胡金领就带头干,不仅拿出老底儿,还到银行贷、找亲朋借,前后投入150万元。老父亲气得直跺脚,媳妇和他打冷战。

改造完工后,郭家沟迅速走红,游客爆棚。父亲、妻子换了笑脸,“我们家当年9月底营业,一个月挣了15万多元,抵得上过去一年的收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的热情被点燃了。胡金领说,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万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人气旺了,新烦恼又来。

游客把村里当免费景点,人满为患;小商小贩涌进村,嘈杂不堪;集体没收入,卫生保洁、设施维护、景点开发跟不上,游客开始有抱怨。

提档升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