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告抄袭、威胁10万水鸟生存 深圳湾新航道引争议(5)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12 14:18:39
浏览

  在公众担忧深圳湾开发航道时,有人提出不同声音:同样作为海滨城市,青岛、厦门、上海等其他城市可以发展海上游轮观光,深圳湾为何不可?

  在环保人士看来,其他海滨城市的经验,深圳难以参考。“深圳湾的客观条件,和上海等其他海滨城市没有可比性。它们是有条件的,比如上海黄浦江,它周围有建筑、有既有航道,不需要疏浚就可以开发。”马海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深圳湾在不具备任何条件下,就硬上马一个项目。

  更关键的是,深圳湾有更重要的生态价值。蔡志扬认为,比如上海、香港和布里斯班,目前(的旅游航线)都是利用水深相对较深的区域,纵使有潮汐作用,但低潮时也不会有太大面积的潮间带湿地露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些游船区域都没有这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候鸟聚居。

  生态保护和旅游航线并非不可兼容。蔡志扬认为,“只是目前没有让利益相关方做过太深入的讨论,特别是没有让生态(红树林、鸟类)环境保护背景的从业人员、包括深圳湾内各个保护区以及红树林生态公园的代表参与。”

  “要守护珍贵的红树林,但红树林保护和旅游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宋丁解释,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由专家组对片区整体资源综合评估后,再考量航线是否需要改动。

  “工程不要匆匆上马,而是要把‘海上看深圳’办成40岁深圳的百年经典工程,再也不能做成深圳体育馆、小梅沙海洋世界那样20年就要拆的短视工程。”周军民表示。另外,如何杜绝有人批准、有人出钱建、有人收钱运营,但唯独没有高质量运营和公正透明监管的老套路?在这些问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之前,“海上看深圳”升级项目还是等得起的。

  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雷晓寒是中规院深圳分院市政规划交通所助理工程师,在她看来,深圳湾不得不面临人与鸟类“双高需求”的两难处境:“深圳湾是鸟类从西伯利亚到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硕果仅存的栖息地之一,同时它又被深圳城市核心区环抱,是被人类重点利用的湾区。因此,如何平衡资源,成为深圳湾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议题。”

  深圳湾保护和利用的难题背后,是更普遍的潮间湿地困境。蔡志扬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间,潮间带湿地随着人类经济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丧失,过去30年全球失去了约15%的潮间带湿地。在深圳,1990~2015年间,约40%的湿地被开发成了陆地。目前仅存的潮间带湿地基本都局限在深圳湾东侧,包括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生态公园、香港米埔-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以及周边的几个生态红线区。

  “深圳的潮间天然湿地,过去几十年为深圳的经济发展已做出了大量让步,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竭泽而渔?”蔡志扬反问。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13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