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四周年:强化硬科技支持 赋能资本市场创新实践(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7-31 09:30:01
浏览

“CDR的成功施行,标志着科创板能够更好地吸引海外拥有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回归到境内市来上市,获得境内资金支持来发展自己,同时也丰富了境内市场的产品和上市公司的结构,使得境内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有了更好的提升。”赵锡军表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以后,对境内资本市场结构功能的完善、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使得资本市场的服务能力和开放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不仅如此,科创板在设置上市条件上综合考虑了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因素,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对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下游验证周期长的科创企业,带来极大的帮助和支持。这弥补了中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短板,拓宽了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的渠道。

“科创板为我国优秀企业回归本土市场上市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本土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标的。”赵锡军表示,传统金融结构以商业银行信贷融资为主导,投出的资金一定要及时收回,否则会出现坏账。科创企业在研发的试错阶段,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并且回收周期长、甚至有可能收不回投资,这些研发资金投入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但在科创板设立之前,传统金融结构很难对科创企业的资金来源提供支持,而科创板的发展为科创企业资金来源提供了突破点带动了资本市场其他资源也投向科创企业和科创领域。

制度创新不断

助力资本市场创新实践

今年7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表示,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将于2023年8月7日正式发布。科创100指数从科创50样本以外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截至目前,上交所已发布11条科创板指数,初步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境内外相关产品跟踪规模超1200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自2022年以来引导超760亿元增量资金流入科创板市场,居中国境内宽基指数之首。

事实上,不止科创指数系列产品,从2019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到2019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从2020年6月上交所发布的《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到2022年7月15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务实施细则.....四年来,科创板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持续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据人民网财经梳理,在再融资方面,科创板精简优化发行条件,区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和向特定对象发行,差异化设置各类证券品种的再融资条件,针对“小额快速”融资设置简易程序。

在并购重组方面,科创板增加了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并购重组委员会审议程序,将重组上市由现有的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调整为并购重组委员会审议,并根据重组审核机构审核实践和并购重组委员会审议需要,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交易所审核时间调整为2个月。

在做市商制度方面,科创板股票做市服务申请采用备案制,取得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经向上交所备案可为具体的科创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务;同时,科创板明确做市商应当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防范与业务隔离机制,确保合规有序开展做市交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