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古城的保护利用(传承之光)(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4-26 22:25:01
浏览

  阳光透过艾德莱斯丝绸制的“油纸伞”,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家里的老物件摇身一变,成了墙壁的新装饰;老屋各色花纹的彩门沉淀着岁月气息……位于库车萨克萨克街道库其艾日克社区的龟兹小巷,处处呈现少数民族的民俗特点,吸引了不少游客。

  库车拥有5个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以来,在加大老城保护力度的基础上,采用“不拆建只添置”的方式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提升,逐步完善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打造文旅消费集聚区,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开拓当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渠道。

  曾经废弃的面粉厂也有了新用途。位于库车清代子城西半部的库车面粉厂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曾是南疆规模最大的面粉生产厂。面粉厂搬迁后,旧址于2023年完成一期改造,外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原本的平房结构,建成“龟兹数字创忆园”,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字展示馆、龟兹书屋、游客接待中心,二期改造还将增加龟兹数字展厅、龟兹传统技艺传承中心。

  今年3月,《库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正式对外发布,按照规划,库车将在名城保护、民生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上持续发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将每年的3月15日设立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让库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名片更加璀璨夺目。”新疆阿克苏地委委员、库车市委书记王鲁军说。

  烟火气重回龟兹小巷,曾经搬走的不少老住户又搬了回来。马依然·努尔开在这里的杂货铺生意逐渐红火了起来。“现在环境变好了,游客变多了,咖啡店、奶茶店也开起来了,很多人在家门口支上小摊、做起生意。”马依然·努尔说。

  年轻人加入文化传承队伍

  舞者双臂举起,头向右倾,眼睑下垂,右脚点地,仿佛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描绘的龟兹舞蹈形象……眼前的舞蹈,正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库车赛乃姆,其“撼头”“弄目”“跷脚”“弹指”等舞蹈动作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所述西域乐舞之情状基本一致。库车赛乃姆舞蹈难度大、要求高,上世纪90年代,一些掌握舞蹈技艺的老艺人先后去世,技艺传承一度遇到困境。当地大力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力度,重视对非遗的挖掘研究保护传承工作,激发青少年学舞、跳舞的热情和积极性。2012年,库车民间舞蹈家那斯尔·奴苏尔被评选为库车赛乃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到现在,他的学徒已有500余人。这项宝贵的舞蹈艺术重现活力。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近年来,库车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出台了关于库车文物的总体保护规划,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库车文化馆馆长罗志娟说:“目前,库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4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2项,非遗传承人有500余名,我们通过申请非遗专项资金、展演、补贴等方式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并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文化传承队伍。”

  今年33岁的依再提古丽·努尔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顶碗舞的自治区级传承人。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舞蹈培训工作,目前经她培训后能独立表演顶碗舞的演员就有50多人,其中多人拿过各类舞蹈比赛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