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飞扬的地方(大地风华)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3-15 23:10:01
浏览

  “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啷啰,挑起扁担啷啷啋,咣啋,上山岗啰啷啰……”

  在成千上万首民歌中,若要问我哪一首歌最能传达幸福、欢乐的心情,我首推的自然是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啦!

  你听——

  “只要我们啰喂,多勤快啰啷啰,不愁吃来啷啷啋,咣啋,不愁穿啰啷啰……”

  多么悠扬、豁达、豪迈的旋律啊!在温暖的阳光沐浴下,我们上山劳动,我们田间耕作,我们走向远方,我们幸福歌唱……不管你在何处,不管处境多么艰难、胸中多少烦闷,一听到这首歌,你的心情定会为之一振,恍如被喜洋洋的阳光和歌声包围。

  循着这歌声,我来到它的源头——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太阳出来喜洋洋》正是国家级非遗——石柱土家啰儿调的代表作之一。漫步在石柱县城,一处石碑碑文告诉我们,《太阳出来喜洋洋》源自石柱县土家人的原生态啰儿调,后经改编成为中国人广为传唱的昂扬欢歌。这是石柱人以凿石为史的方式发出他们自豪的宣言。

  走进石柱古寨村落,走访村寨老人,探询歌声的源头——在遥远的过去,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也是一片世外桃源。阳光让村庄在蓊蓊郁郁的树林里挺直了炊烟,野花让蝴蝶翩翩起舞,旷野让众鸟深情歌唱,农田里充满了劳动的欢乐……

  挑起扁担拿起斧,走了一山又一山。这幅在歌声中反复出现的景象,在石柱的古镇西界沱最为多见。古代巴地盛产盐。因为长江,因为古老的巴盐古道,西界沱成了巴盐贸易的重要一站。走四方寻找商机的徽商,像一粒粒卷在风中的种子,随风一路翻山越岭,看见这条江,看见这汪水,便把身心安放在这里。

  长江沿岸的古镇,镇子的布局多是和长江平行,顺江铺排。但在西界沱,落地生根的盐商、船帮、店家等各路行商坐贾则是从江边的下盐店开始,沿着“背二哥”行走的山路建房开店。徽派建筑和土家族吊脚楼,不同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长江上著名的“天街”。这些古老的店铺一级一级随山势向上延伸,最后到达山顶的独门嘴。古镇和长江垂直铺排,在公路铁路并不发达的漫长岁月里,西界沱成为长江上繁华的老码头之一,迎送着无数人从远方来、到远方去。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调是上扬的,西界沱的古道也是上扬的。从江边码头直到山顶独门嘴,才算走完云梯街这一千多级青石阶梯。独门嘴上有一棵老黄葛树,以“一树遮三县”闻名一方——从万州来,踏上石柱,前方是忠县。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如今这一片都属石柱。古老的西界沱也在漫长的时光里渐渐失去了那个很乡愁的“界”字,成为今天的西沱。但在不少人心里,这里依然是“一树遮三县”的地方,依然绿意盎然在那首明亮温暖的歌中。

  站在高高的山顶,我遐想远古的时空,遐想伴随第一个音符飘起的那抹阳光的喜悦……

  清晨,雄鸡唤来晨曦。人们拿着他们唤作“开山”的斧头,开启蕴藏在大山深处的财富。他们挑着扁担,背着绳索,上山开荒。当太阳从方斗山、七曜山升起,旷野之间弥漫着金黄色的温暖。太阳让土地更加干燥,让人们的脚步更加稳当、心情更加温暖,让庄稼更早成熟,让山林的果香更浓。太阳让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补充着人们身上的力量和勇气。

  于是,在砍完一捆柴火后,在摘得一篮山果后,面对太阳,人们充满感恩。这种感恩从原始的音乐节奏中荡漾起来:

  “太阳出来啰喂——”

  感恩的歌声一代代流传,一代代积累。旋律虽然单一,但充满了泥土的质朴,这正是经典民歌的精髓所在。

  歌声纷飞,穿过岁月的河流。歌舞之乡石柱有着深厚的音乐土壤。民歌的珍品,就像从深井中舀出的一口甜泉,注定会在这片土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