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四海话非遗(锦绣中国年)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14 06:30:07
浏览

龙腾四海话非遗(锦绣中国年)

 

  图①:汉阳高龙在湖北武汉江欣苑社区表演。
  蒋 新摄
  图②:喻芳泽在讲解草龙制作技艺。
  郑飞华摄
  图③:谭显均在制作板凳龙。
  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④:陆大杰在上海浦东三林老街与游客互动。
  林 正摄

 

  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腾四海,祥龙呈瑞。各地热闹喜庆的舞龙表演,舞出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本期人文版聚焦以龙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4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感受他们如何让非遗文化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编  者  

  

  湖北武汉汉阳高龙——

  锣鼓敲起来  舞龙显神采

  本报记者  郑海鸥

  锣鼓打起来,人群聚起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舞(高龙)的表演开始了——只见20余名农民,或舞龙身,或舞龙尾,舞姿飘逸洒脱。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近5米高、重量超50斤的高龙龙头,尽显神龙恢宏气势。

  46岁的汉阳高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卫祥高举龙头,叩、扫、举、抖,英姿飒爽。舞龙30余年,他创新排练出“口衔齿托”的绝技。只见他将碗口粗的竹竿用牙齿顶起来,跪地搓步向前完成舞龙的游走动作,现场观众无不惊叹。

  汉阳高龙是湖北特有的一种民间舞龙艺术形式,盛行于湖北武汉市汉阳区,是寄托人们祈求幸福安康、向往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形式。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千百年过去,高龙仍然保持着龙头、龙身和龙尾的切割式结构,十分罕见。

  60多岁的陈满祥从事高龙扎制40余年,如今是汉阳区江欣苑社区高龙博物馆馆长。说起高龙的讲究,他如数家珍:“龙头呈昂扬之态,重量一般在50斤以上,有的甚至上百斤。龙头、龙身、龙尾的制作工艺,均很有讲究,或寓意财源茂盛,或祈愿健康长寿,或象征姻缘美满。”

  舞高龙也别具一格。汉阳高龙采用竖式舞法,与其他各种舞龙均不相同,龙头昂扬,呈“之”字造型,龙角粗壮、龙眼浑圆、龙鳞闪烁、龙须飘逸,舞起来气势非凡,表现出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春节期间,我们的高龙表演吸引上万人来到现场观看,男女老少欢欢喜喜,好不热闹。”在陈满祥看来,“春节来汉阳看高龙,也成了周边市民们的年俗。”

  13岁那年刘卫祥开始学习高龙技艺,“我17岁正式拜师,22岁习得龙头舞动技巧,还创新出‘口衔齿托’的绝技。”刘卫祥曾率队参加中华舞龙大赛,获得金奖第一名,还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表演,让舞龙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载体。

  高龙博物馆、高龙艺术团、高龙扎制工作室……在江欣苑社区,高龙的印迹随处可见,吸引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一睹高龙风采。

  “弘扬高龙文化,带来的不仅是社区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文化自信不是虚的,就在高高跃起的高龙身上”……居民们侃侃而谈,自豪感溢于言表。

  说到对未来的期待,武汉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馆长胡怀存说:“一方面是创新扎制技艺,吸引年轻人体验扎高龙、舞高龙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在舞龙中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进来,了解文化底蕴、分享舞龙乐趣。”

  

  上海浦东绕龙灯——

  田间舞向世界  传递民族气度

  本报记者  曹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