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28 06:03:02
浏览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图①:清华园车站。
  (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图②:颐和园益寿堂。
  (颐和园管理处供图)
  图③:香山双清别墅。
  石 硕摄
  潘旭涛制图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益寿堂院落外景。
  本报记者 叶 子摄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双清别墅内景。
  香山公园管理处供图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74年前的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出发前,毛泽东曾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1949年3月25日早6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到达北平,在清华园车站走下火车;中午到达颐和园益寿堂休息,下午在西苑机场阅兵,傍晚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民主人士,午夜入驻香山。这段线路,记录了中共中央移驻北平的第一天,也是新中国建设发展之路的第一段,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农村向城市转折、开始建立建设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清华园车站旧址到颐和园益寿堂,再到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今年3月25日,“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串珠成线,全貌亮相。截至目前,“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累计接待观众约100万人次,成为热门红色文化打卡地。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请读者跟随本报记者重走这条全长28公里的“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一起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清华园车站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路口附近,有一个口袋公园。初秋的暖阳下,绿草如茵,波斯菊绽放。仔细瞧,在铺满的绿植中,有一段铁轨向远处延伸。沿着铁轨往东南方向走大约100米,右手边,在两栋居民楼之间,一座灰砖墙、红屋顶的单层建筑静静矗立。这便是清华园车站旧址。

  “清华园车站是中国人自筹资金、自行设计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上的一个车站。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第二年,沿线上的清华园车站修建完成,詹天佑题写站名。”指着修缮后的建筑顶部,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志告诉记者,“您看,这个‘清华园车站’匾额就是詹天佑题写的。”

  历史上,清华园车站虽然是个三等小站,占地面积只有约340平方米,但是候车室、售票处、站长室等一应俱全。如今,五开间的格局分布中,只有老站房靠南侧的三个开间保留了下来。为了让观众了解清华园车站的历史原貌,有关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在车站外北侧陈列区的墙面上,完整复原了清华园车站的历史图像。一旁,还陈列了清华园车站修建同时期的铁轨、枕木、里程碑等珍贵文物。

  步入车站,“走向新中国的步伐——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清华园车站”专题展览正在展出。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通过陈列的迁平路线图、1949年北京铁路枢纽示意图等,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当年进京的路线一目了然。

  展览讲述的故事更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3月23日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