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考古 揭开历史经纬(3)
王 、王亚蓉先生都是沈从文先生的助手,他们的纺织考古之路起始于协助沈先生进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中有两位先生的追忆文字,读起来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字里行间不仅有他们对恩师教诲的感佩与怀念,更有他们对恩师事业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耐烦与认真的专业品格。王亚蓉先生在书中多次用到的“耐烦”一词,是从沈先生那里传承而来的。“耐烦”就是倾注心力、锲而不舍、不惧麻烦、不怕费劲。“要耐烦!认真!”既是沈先生的谆谆教诲,也是沈先生的专业品格,深深影响了王 、王亚蓉两位先生。王 先生对马王堆汉墓丝绸残片的层层揭取,对汉代金缕玉衣的片片拼接;王亚蓉先生及其团队面对烂如泥浆的纺织品文物时表现出的耐心毅力,复原复织文物时的精益求精,无一不在践行着纺织考古工作者的专业品格。
实物与文史互证的专业方法。王亚蓉先生认为若要评述沈先生,仅有文学家的称号并不够,还应称其为“文物历史学家”或“形象历史学家”。以考古实物与文史记载互相参证,是沈先生遵循的物质文化史研究方法。受此影响,王 、王亚蓉先生在考古实践中,非常注重对文献资料的搜集运用。《仪礼》《礼记》《墨子》《荀子》《左传》《史记》《三国志》等都是书中引用的历史文献。在此基础上,王 、王亚蓉先生还通过复原复织,让纺织考古真正走上了实践与文史互证的道路。
古为今用的专业理念。沈先生主张“古为今用”,倡导文物研究要为生产服务。王亚蓉先生面对出土的远古文物时,时常产生今不如昔之感,这让她切身体会到“古为今用”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开展纺织文物的复原复织工作。她的努力唤醒了沉眠千古的历史文物,让中华民族优秀的纺织、服饰文化再获新生,也让原本只有考古工作者才有缘亲睹的远古色彩震撼到普通的读者与观众。
时不我待的专业使命。沈先生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之时,深感于国外学者的挑战,常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使命感。这种责任与担当是沈先生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成为王 、王亚蓉先生克服工作困难的重要法宝。在书中,王 、王亚蓉先生经常提到的字眼就是“责任”。面对“刻不容缓”的马王堆汉墓发掘工作,王 先生克服生活困难坐上开往长沙的火车;为了保护马山楚墓中的纺织文物,王 、王亚蓉先生在荆州街头度过了大年三十;为了清理靖安墓中的纺织品,王亚蓉先生及其团队把手浸入清理尸身所需的2℃的水中,不停拍打,涤荡泥沙。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责任,守护、传承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祖先创造的服饰文化深深刻印在华夏民族的基因之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传承、弘扬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自己的力量,是纺织考古工作者的时代使命。“纺织考古”已经被批准为绝学学科,王亚蓉先生也获得首批“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这是对纺织考古事业的极大肯定。王亚蓉先生认为,新时期中国纺织考古的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专业团队的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创建之上,最终建成融合纺织文物保护修复、实验研究,服饰文化研究、展览展示,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真实的历代“中国服饰博物馆”。在全书的最后,王亚蓉先生向读者展示了她发起并指导成立的九个纺织服饰文物科研保护组织机构及带头人,并罗列了她培养的博士生名单,这些都是继承发展中国纺织考古事业的有生力量。《大国霓裳》的出版不仅让我们回顾了中国纺织考古筚路蓝缕的开创史,而且总结了中国纺织考古取得的成就,并为这一事业的发展探明了出路,指出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