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写在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7周年之际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24 18:15:35
浏览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题: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写在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7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韩梁

7年前的春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向世界提出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7年后的今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性、紧迫性。短短数周,疫情蔓延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国进入“紧急状态”乃至“战时状态”……

大疫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发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为国际社会闯过“至暗时刻”、赢得最终胜利注入宝贵信心和动力。

指引前行的思想力

从2013年莫斯科的早春出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中国迈向世界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7年来,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中国理念日臻成熟完善,成为激荡世界的时代强音,引发共振和鸣,汇聚变革力量。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四个坚持”的实践路径;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系统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路线图;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详细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动因、愿景与实施路径……每一次纵贯古今、娓娓道来的讲述,总能引发强烈国际回响,凝聚广泛共识。

百年变局下的世界,既面临社会分裂、族群对立的撕扯,也承受经济衰退、发展失衡的苦楚,既要化解战乱频仍、地区冲突等传统风险,也要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国际秩序的转型,迫切而艰难。

世界向何处去?发展路在何方?国际社会期待聆听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拨云见日的穿透力,指引前行的感召力。”回忆3年前那个难忘的日内瓦冬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依然感叹,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是“全球历史的一个重要参照点”。

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脉”和“主干”,中国先后提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一系列中国智慧、中国主张,反映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天下大同的高远理想,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之树”,不仅常青常新,且日益枝繁叶茂。从世界互联网大会到华盛顿核安全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内外场合先后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日臻丰富,为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提供更精准指引。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日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所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向“创造所有人幸福生活的人类共同理想”。正因其对时代主题的精准把握和对人类福祉的不懈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呈现出引领时代进步的力量。

步履坚定的行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行动一以贯之、步履坚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书写答案。6年多来,从“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到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共同发展,带给各国民众真切获得感,为解决全球治理的失衡和失序积累经验,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铺垫稳定之基、注入发展之力。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文章说,“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被视为国际“友谊”,将不同国家长期联系在一起。这种极难割断的关系,就是命运共同体的含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