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千年“老碱窝”助力扭转中国“南粮北调”历史
孟夏时节的河北省曲周县,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挂满沉甸甸的麦穗。这里是中国“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县”。但46年前,有着2000年土地盐碱史的曲周,还是一片“咸碱浮卤,几成废壤”的盐碱滩。
46年来,一代代中国农业大学人学以致用,与曲周民众一起战胜了“盐碱魔”,还将治碱经验用于造福黄淮海平原,助力扭转中国“南粮北调”的历史。现今,他们在农业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续写着艰苦创业的故事。
开拓者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代农大人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进驻曲周盐碱最严重的“老碱窝”,创建“治碱实验站”,开始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研究。
初到曲周,他们住漏雨、漏雪、漏土的“三漏房”,吃高粱面、红薯干、茅草根掺在一起的“三合面”。更大的挑战是,此前有多批专家到当地治碱但均未成功,可见难度之大。
“不治好盐碱就不走”。他们首先从盐碱形成规律着手,数个月时间找准了“病根”,随即制定了一个“井沟结合,农林水并举”的治碱规划,并努力说服早已对治碱丧失信心的村民一起开出400亩“样板田”。
让村民惊喜的是,“样板田”次年喜获丰收。此后20年里,曲周23万亩中度、重度盐碱地和5万亩轻度盐碱地相继改良。
1978年,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启动,200余所科研院所参与其中。石元春等带着曲周治碱经验投入到这场科技大会战中,为黄淮海平原盐碱的成功治理,扭转中国“南粮北运”局面做出重要贡献。
1993年,农大人的治碱成果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6年后,68岁的辛德惠病逝在岗位上,曲周民众迎回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实验站,并在这位辽宁籍院士墓地周围种下一片河北杨。
传承者
为治碱而生的曲周实验站,并未功成身退。
“老一代人的主要任务是改土治碱,而我们这代人的任务是实现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张福锁、李晓林等农大教授开始了新的探索。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多次发表。
然而,这些科研成果并未让他们真正开心。“实验站里做出来的技术,农民并不接受,他们还是靠经验。”李晓林皱着眉头说。
“到农户身边去”,2009年起,农大师生毅然住进曲周农村,创建多个“科技小院”,“村民经营什么,师生就重点研究什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的技术服务。
葡萄种植专业村前衙村的老支书龙书云算了笔账,“自从村里有了科技小院,每亩葡萄增收近2000元(人民币,下同),全村2000多亩就是400多万。”
“科技小院让科技更加贴近农民。”李晓林终于舒展了眉头。
近年来,科技小院已在中国遍地开花。现在,张福锁、李晓林盘算着要将科技小院推向世界。
新一代创业者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曲周实验站又肩负起了新使命。
曲周实验站的实验室里,“90后”实验员兰佳佳正在对新建立的土壤和植物无损测试设备进行调试。未来,这套设备将在曲周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老一辈农大人展现出来的精神让人感动。”皮肤晒黑了的兰佳佳表示,要扎根在这里,成为一名高级人才。
曲周白寨科技小院里,研二学生张笑颖计划深入研究养殖种植相结合的绿色循环经济。她表示,未来要读博士继续留在曲周,推进绿色循环农业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