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一次不服气成就了“五笔之父”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5-22 20:33:07
浏览

  为了解决汉字进入信息时代这个“卡脖子”的难题,当时,全世界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汉字编码输入法,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音码(按照拼音编码),二是形码(按照字形编码)。

  1978年,在河南南阳科委工作的王永民主动请缨,投入到形码的研究中。

  经过1800个日夜,王永民以多学科的集成创造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让汉字与标准英文键盘无缝接轨,将汉字带入了信息时代。

  

王永民:一次不服气成就了“五笔之父”

  北京王码创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永民

  受访者供图

  汉字输入技术登顶一跳

  王永民研究汉字输入法,源于一次不服气。

  1978年,南阳科委引进了日本人发明的汉字照相排版植字机,但这台机器不能校对,出错就要重新照相制版。后来,川光仪器厂花9万元做出了“幻灯式”键盘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王永民认为这不是方向,在鉴定会时当场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谁能记住24个幻灯片每个胶片上究竟放的是哪273个字,你的姓又在24个幻灯片中的哪个胶片上?”

  没想到,这一问让王永民成为川光厂不受欢迎的人。他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回来后,科委主任问我怎么办?我说给我3000块钱,一定搞得比他们好!”

  如何将汉字输入计算机?当时有人仿照西文一个字母一个键,给汉字制作了专门的大键盘,不仅使用不便,也难以记清每个汉字的位置。

  “一开始普遍认为,将汉字输入电脑就要给汉字做专用键盘,因为汉字成千上万。西文一个字母一个键就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一个汉字一个键,不仅键盘大,汉字输入永远也快不了。所以,我们必须甩掉大键盘,专门为汉字做一个小键盘。”王永民说。

  

王永民:一次不服气成就了“五笔之父”

  1981年,王永民在南阳研究汉字输入技术时查阅资料。

  受访者供图

  受到《说文解字》中“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启发,王永民将目光聚焦在字根上。他指出,汉字虽有几万个,但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单元“字根”却可以很少。王永民带领助手将《现代汉语词典》中1.2万个汉字逐一分解,做成12万张卡片,归纳出125个组成汉字的字根,并动手设计打造了汉字专用键盘—— 62键。

  1982年,62键方案已经是中国最好的方案之一,但王永民不满足。“这个设计毕竟需要专门做键盘,体积还是很大,所以就想进一步压缩。”

  几个月后,王永民试验出36键方案。由于标准键盘本身有36个键,这意味着汉字已经可以使用标准键盘输入计算机。

  然而,当王永民带着优化的36键方案在河北保定进行上机试验时,却听闻台湾的朱邦复发明了26键“仓颉码”输入方案。

  “我们研究了好几年才弄出36键,打数字还得换挡,台湾已经实现了26键,这当然着急了,所以我毅然决定扔掉36键方案。”王永民说。

  在接下来的近十天时间里,王永民把自己关在小旅馆,七天七夜没出门,最终试验出26键方案。

  “1983年元旦,我们在保定已经能用26个键打出7000个汉字,这是一个主要指标超过了台湾‘仓颉输入法’的方案。每个字最多打四下,不但能打字,还可打词汇。”王永民说。

  王永民发明的“王码五笔字型”,有效解决了进入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难题,并实现了汉字输入技术的登顶一跳。

  按照他的话说,那是一个“不知疲劳不知辛苦,蓬头垢面像疯子一样的年代”。

  “王码”从中国走向世界

  发明“王码五笔字型”后,王永民紧接着就当起了推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