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三代人的格斗史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7-12 16:27:01
浏览

  新华社长沙7月12日电题:那山,那人,那苗寨——十八洞村三代人的格斗史

  新华社记者丁锡国、袁汝婷、张玉洁

  十八洞村的故事,离不开大山。

  山,是湘西大地的脊梁,也是人们奔向小康的屏障。

 

  武陵山脉要地,一个苗族村寨因山中溶洞浩瀚而得名,又因挣脱贫困、走上小康糊口而广为人知。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阐述首倡地——湖南湘西土家属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困于大山,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这是十八洞村人与大山的胶葛,是一个村寨与千年贫困的抗争,也是一段为着小康空想接续格斗的汗青。

  山里的抗争

  82岁的村民施成富,熟悉十八洞村每一个山洞。

  五六十年前,他就是从一个个黢黑幽深的洞里,刨出一担又一担岩灰,一半撒在田里,一半卖到集市,才换回一家人的口粮。

  施成富和老婆育有三子一女。家中4亩田,年产大米仅千余斤,压根儿不足吃。

  这曾是十八洞村人配合面对的逆境——“地无三尺平,多是斗笠丘”。人均耕地只有0.83亩,又因地处深山峡谷,日照短暂,多是靠天用饭的“雷公田”,亩产很低。

  “三沟两岔穷疙瘩,天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是施成富自打记事起就会唱的苗歌。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要活命,就得找生计。

  于是,他扛起锄头,背上扁担、箩筐、筛子和干粮,蹬着草鞋,一头钻进山洞挖岩灰。洞里伸手不见五指,阵势险峻,有时还会赶上湍急的暗河,他就用嘴叼着火炬,手脚并用地探路。

  “越往下,岩灰就越好。”施成富说,优质的岩灰是天然肥料,却往往埋在洞的深处,挖出后,要用筛子仔细筛一遍,质地精密的才卖得出去。

  好屡次,挖着挖着,头顶溘然掉碎石,他和伙伴撒开腿就往外跑。安详起见,挖岩灰总要十几个青壮年同行,“洞要是垮下来,就给埋了。要是一小我私家去,埋了也没人知道。”施成富回想。

  挑着岩灰,沿着高卑的山路走上3个小时,才气到邻乡集市。100斤岩灰能换10来斤米,却只够施成富一家人吃一天。当时,炒菜会拿根竹签包着布头,伸到油壶里蘸一蘸,再往锅边擦一擦,因为吃不到足够的油盐,壮年劳动力要吃饱,一顿恨不得吃上一斤米。

  持续几十年的艰巨景物里,施成富经常破晓4点就出门,天黑了,才挑回一担稻谷、岩灰,背回一捆干柴、木材,第二天挑到集市上,换回一些吃食。

  武陵山区是全国14个会合连片特困地域之一。据湘西州志记实,1984年,湘西全州农业总人口中,另有84%的人口糊口在贫困线下,花垣县被列为国度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苗家有句古话,叫“锄头落地养一家”。走不出大山的“施成富”们,凭一身力气,用一把锄头,开发了一条生路。

  山外的流落

  上世纪90年月,17岁的村民杨正邦揣着苞谷粑,挤上了北去的列车。

  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人们追风逐浪。十八洞村的年青人也风餐露宿,去寻找更多时机。

  有一年春节,老乡带回一台二手利害电视机和一件旧棉衣,点燃了杨正邦心里的动机——要去山外的世界闯荡。

  那年3月,绿皮火车摇摇晃晃,把杨正邦带到大雪纷飞的沈阳。

  老乡帮他在修建工地找到事情,开砂浆搅拌机,操控升降梯。工地开伙时,他会多抓两个馒头带回蜗居的地下室,藏到枕头边,半夜饿了再吃。

  山里人干活儿不怕苦,杨正邦很快获得工友们的承认。大伙儿看他年龄小,给他出主意:去找找电气队队长,跟他学电工,有了手艺就有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