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240公里外的90多个孩子 他从长江奔向黄河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7 09:08:08
浏览

  为了1240公里外的90多个孩子,他从长江奔向黄河....。.

  李立峰有两个家。

  扬子江畔,江苏省扬州市西南30公里的仪征城区,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父母、妻女团圆美满,其乐融融。

  1240公里外,黄河岸边,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20平方米的宿舍简陋狭小,90多名求知若渴的初三学子与李立峰彼此牵肠挂肚。

  2018年10月,仪征陈集中学英语教师李立峰踏上援陕旅程,在吴堡连续支教两期。2019年8月,在仪征化纤第三小学任教的妻子徐婷成功申请成为第二批援陕教师,带着女儿好好(女儿李清徐的小名)来到了吴堡。

  春节前夕,支教期毕。回到家乡,李立峰一遍遍翻看学生们的告别信,字里行间充盈着眷恋,浮现着青春少年的花样容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春节前李立峰递交了第三次支教申请,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意外。但妻子明白他的心思:“他做事图个圆满。他教的两个班今年中考,心里放不下90多个孩子。”

  4月2日下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期的支教启动。告别江畔,奔向河岸,李立峰延续着他的江河之恋。

为了1240公里外的90多个孩子 他从长江奔向黄河

李立峰一家在支教地的黄河边留影。受访者供图

  厨房里的决定

  出发前1小时,一直平静的妻子开始“啰嗦”。

  卧室、客厅、厨房,徐婷来来回回。“电脑、充电器怎么还不装进去?”“口罩放包里没?”“好好给你做的蛋挞,带上!”

  口里满是责备,眼里尽是不舍。

  2018年10月,仪征选拔首批援陕教师。下班回家,厨房里锅碗瓢盆协奏曲正欢,一声“我想去吴堡支教”让徐婷一愣。

  “他说得倒也直白,刚入党,总该拿出点党员的觉悟。”徐婷当即表示理解支持,“家里一切都有我。”

  一年支教期满,李立峰拨通徐婷的电话:“有个好消息,我的体重从160斤掉到了130斤,减肥成功。”没等妻子乐呵完,李立峰语气突怯,“学校和县里找我谈了多次,我决定再干一期。”

  妻子的回复让李立峰一惊。“下学期我在吴堡陪你。仪征第二批支教名单公布,我的申请通过了。”

  出发前,徐婷对未来的支教生涯信心满满:旅游也能看风景,但哪抵得上长时间领略黄河、高原、蓝天的豪放;支教,融入一方水土,滋味、意义、价值完全不一样。

  难题是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女儿。好好去吴堡借读,怕她不适应,吃不了苦。不带吧,她就成了城里的“留守儿童”。

  徐婷和女儿聊了好久。好好一脸轻松:“爸妈去哪我就去哪。”

为了1240公里外的90多个孩子 他从长江奔向黄河

李立峰与吴堡的学生们在一起

  最热烈的掌声

  2019年8月24日,仪征市第二批支教老师整装出发。一路上,李立峰不停讲着吴堡的风情、支教中的故事。看着妻女笑语不断,李立峰心里清楚,她们即将面临考验。

  当现实与理想碰撞,反差总会令人印象深刻。

  从太原到吴堡,车程5小时。因为行李多,面包车不时在坡上倒溜。推车、上车、推车……一行人深夜拖着行李攀过一个又一个坡,徐婷脑中蹦出一词:狼狈。

  囫囵睡了一宿,校园的铃声打破清晨的宁静。对面教学楼上,学生的笑声与笑容让绚丽的青春在黄土高原上恣意飞扬,徐婷心里又闪过一词:值得。

  9月10日,吴堡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李立峰和另一名仪征教师得到的掌声最长、最热烈。这一幕让徐婷心潮澎湃:他俩支教时间最长,所带班级进步最快,当地老师、校长都认可他们。

  激情退去,平淡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