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卖小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26 12:31:22
浏览

  京城外卖小哥 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他们的坚守,串联起隔离时期的爱与关怀

  距离新冠病毒最近时,高治晓觉得自己都能听见细菌落在冲锋衣上的声音。

  那是在疫情最严重的二月初,站在定点收治医院的分诊台,这位33岁的外卖员第一次看见医护人员从头到脚被包裹在防护服里,几乎看不见眼睛。他下意识握紧手中的手机充电线,它属于一位确诊患者的外卖订单。在近3个小时里,他是唯一接单的外卖员。

▲3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发布抗疫群像,高治晓作为唯一华人面孔登上封面。

▲3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发布抗疫群像,高治晓作为唯一华人面孔登上封面。

  这是高治晓做外卖员的第五年。北漂十多年,今年春节,他和妻子退了车票,留在北京,整个疫情期间,一直在岗奔波。在全国,和他们一样的骑手还有很多,从拉起一级响应到小区封闭,再到如今春暖花开,这些外卖员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将那些隔离时期的关怀与爱,串联成海。

  3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发布抗疫群像,高治晓作为唯一华人面孔登上封面,《时代周刊》称赞,骑手们有“非凡的使命感”。

  “其实这份(荣誉)肯定不是给我个人的,还有环卫工人、小区安保、快递员等所有最平凡普通的劳动者。”站在3月初春的夜晚,高治晓规划着第二天的线路,他享受在有一份收入的同时,能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老人,药与荷包蛋

  疫情让他觉得整座城市的孤独被放大了,那些平日被忽视的温情变得滚烫

  在网上看见《时代周刊》的封面照时,高治晓觉得有点陌生,这是他第一次以这种角度打量自己,穿着“冲锋衣”工服,坐在送餐的小摩托上,即使戴着口罩,依然能看出黝黑的皮肤和眉目间的浅笑。

  “原来我平时工作是这个样子。”他不知道这本杂志的影响力,只觉得被肯定就是一件好事,直到家人朋友打来电话祝贺他,家乡的媒体想要采访他,他这才感到有点惶恐,“我其实就是一个特平凡的人,把外卖送好就高兴了,那些医护人员、志愿者才是真正应该被表扬的人。”

  但另一方面,如果能因为这样,让大家看见送外卖这件事的意义,以后能对外卖员多点理解和耐心,他也觉得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这种莫名的情绪激荡在心里,高治晓的眼眶就不自觉有点红。

  这是高治晓第一次有这种感觉。16岁时,他从宁夏来到北京,做过帮厨、保安、传菜员,家里最困难的那几年,他白天在饭店工作,晚上就去做保安,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挣到的钱大部分寄回家。生活磨砺是最好的老师,他成了一个好脾气的人,也更容易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大年初三,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的第三天,平台上传来一位客户的订单,那是等待胰岛素的糖尿病人,需要先到他家拿到处方后,再到医院拿药,而医院则是新冠肺炎的定点治疗点。几乎只犹豫了几秒,高治晓便接下订单,因为他觉得病人肯定在期待被帮助。

  来到客户的家中,干净的客厅衬托得老太太更加瘦小,她一个劲儿地嘱咐高治晓要注意安全。往返很顺利,这时的北京,街道上几乎都没有车辆。将救命药送回后,老人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询问着,得知老人还没吃饭,高治晓猫进厨房下了一碗面,顺手打了两个荷包蛋,离开时,还把老人的垃圾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