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眼中的志愿者:我看到了那么多挺身而出的凡人(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20 17:07:10
浏览

  “公益组织‘最后益公里’帮我们组建了‘汉川援助小分队’,从那时开始,我感觉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就像开车上了高速一样,各种物资纷纷送了过来。‘最后益公里’就是要做最后一公里的公益,但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物资运送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挺不容易的。”彭建波说,两位杭州热心市民杨玉梅和何颖托朋友从海外采购了一批口罩,先带到成都,然后快递到武汉。“当时武汉封城,快递是进不去的,送进去了也运不到汉川,怎么办呢?”

  就在这个时候,彭建波通过老同学李红云联系上了她的朋友袁鑫。“袁鑫住在武汉的新沟镇,新沟紧邻着汉川的新河。我们打算把快递发到新沟。他一听来意,马上答应了,而且还和我说:‘我是退伍军人,这个时候,保证完成任务’。”

  由于“最后益公里”组织后来重点关注了黄冈,程俏俏又介绍彭建波认识了在武汉的志愿者熊书捷。“过年到现在,我的微信里一下子多了一百多个好友,全是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只要自我介绍一下,志愿者马上添加你为好友,毫无二话。”

  “我和你说的这几位志愿者大多是女性,所以我说我看到了现实中的花木兰、佘太君和穆桂英。”彭建波告诉记者,熊书捷的男友在中建三局工作,当她组织志愿者,筹措物资时,他正奋战在火神山医院的工地上。“所以她把自己的组织命名为‘火神队’,我们说她是‘火神队’的花木兰。”

  “熊老师让我们组建了一个‘已核实汉川地区医院’微信群,我同学李红云在当地政府工作,想办法搞到了全市35家医院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彭建波说,他们把志愿者、爱心人士和医院代表都拉到群里,信息完全公开透明。

  “汉川市人民医院和汉川市中医院是当地的定点医院,而检查工作的第一轮,不少是下面的乡镇卫生院做的,他们也很辛苦。后来我们把殡葬机构也拉到群里,把环卫部门也拉到群里。他们都需要防护物资。后来我们又想到,无论是隔离人员还是医护人员,里面有许多女同志,所以把卫生巾也列入我们需要的物资名单中。”

  “再遇到困难,还找我”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睡觉没有超过6小时的。我看医院的工作强度也很大。有次晚上十点联系市疾控中心的对接人,她回复我说正要准备开会,商量明天的工作,还有好几次半夜里给几个院长发送物资运送的消息,我是想他们起床后就能看到,没想到他们那个时候都没睡,都马上回复我说,‘收到,谢谢’!”

  “其实这次我在微信上加的好友,许多人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面。像这几天我看微信记录,发现央视的一位主持人李七月,也给我们献了爱心。”彭建波回忆说,有次为了帮助一批物资从广州运到汉川,需要通行证,他打了十几个电话,花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又回到第一个电话找的湖北省指挥部交通组,我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他听我说了情况,马上答应处理,然后还和我说,‘下次再遇到困难,还找我’。”

  “不过最让我感动的,应该是负责运输的志愿者。”彭建波记得,第一次碰到志愿者严钊时,对方告诉他,自己就靠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已经反复用了三四天。“我连忙送了他一些口罩和一件隔离衣,如果因为送我们的物资,让他感染了,我心里会非常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