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就业、临时补助……湖北省打出战贫“组合拳”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15 16:01:51
浏览

  就近就业 电商销售 临时补助

  我省打出战贫“组合拳”

  “省级贫困村七方镇曹营村10万斤胡萝卜滞销,我买了100斤,水分足,甜脆嫩,求采购求转发。”3月初,枣阳市一条微信在朋友圈火了。全市干部职工踊跃团购曹营村胡萝卜,几天时间卖出了7万多斤。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获悉,疫情防控期间,优先支持贫困村、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是我省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采取的措施之一。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省还有5.8万贫困人口待脱贫,17.53万脱贫不稳人口和边缘人口需要巩固。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挑战。

  我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不松劲,打出系列“组合拳”。

  鱼钩放在家门口,我开车去取

  ——激活产业 解决就近就业

  3月5日,郧西上津镇石庙子村,贫困户徐成彩坐在堂屋里,从桌上抓起一把黄色鱼线,熟练地挂上一排鱼钩。

  村里鱼钩扶贫车间复工后,徐成彩从车间接到活,拿回家做。两种鱼钩,4个钩的一根线可以赚0.075元,单钩的赚0.015元。她指着脚边堆放的用纸包好的鱼钩说:“今天做2500个,能赚50多块,种香菇的事、地里的事都不耽误。”

  在上津镇,全镇16个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都在鱼钩扶贫车间上班。疫情期间,为了减少接触,鱼钩扶贫车间要求大家领回原材料,在家工作。“做好后,鱼钩放在家门口,我开车去取”,鱼钩扶贫车间负责人陈群介绍。据了解,郧西这样的扶贫车间已建了600多个,解决了3万困难群众就业。

  为支持县内企业及扶贫车间(作坊)复工复产,帮助企业纾解困难,稳定就业岗位。截至2月底,该县已向县内6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6.73万元,稳定了2000多个岗位。向25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和物价补贴14.3万元 。

  在疫情低风险区域,扶贫车间和扶贫工厂已陆续开工,无接触生产成为主流。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疫情期间我省出台政策,鼓励利用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对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扶贫车间和带贫、益贫、减贫的当地企业、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的扶贫企业,依据吸纳贫困劳动力规模,按规定落实相关政策,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带贫主体复工复产,鼓励带贫主体通过合同订购、赊销生产资料、实行保护价格收购和流转土地、吸收入股、吸纳用工等措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怎样把小龙虾运出去、卖出去

  ——联手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难

  潜江小龙虾上市,一般在四五月份,该市独家开发的温室培养小龙虾技术、小龙虾冬眠技术可以一年四季出产小龙虾,通过组织贫困户进行视频教学,小龙虾也成了“脱贫虾”。

  疫情发生后,怎么把小龙虾运出去、卖出去?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提前复工,将交易方式改为网上和电话预约,优先出售贫困户的虾子,通过统一收货,统一装车,统一联系外运,保证了小龙虾安全有效地运往浙江、江苏等地。

  “樱桃苑小区莲藕40份,香菇20份,锦绣天城小区莲藕42份,香菇35份……”,这些物资的供应都由荆门屈家岭管理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基地提供。

  当地封城后,屈家岭管理区扶贫办对贫困户滞销农产品的种类、数量、品质进行全面统计,建立销售信息台账,在各社区平台、小区微信群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代购员收集居民购买信息后,由扶贫部门汇总后反馈至办事处,再通知贫困户按订单份数准备物资。截至目前,该区收集贫困群众待销农产品信息80条,促成购销对接500多次,销售金额共计12万元。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地通过网络电商渠道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特产品达10多亿元。

  环卫、消杀等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

  ——多措并举 确保增收

  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司长黄艳3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增加对湖北的扶贫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