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仝小林在火线战斗42天:中医抗疫大有可为(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07 12:07:18
浏览

  “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是中医理想的用药模式。但“特殊时期,应先让每一个病人都吃上中药,阻断轻型向重型发展”。武昌区联系了当地及江苏两家药企,先后为武昌区提供了数万人份的汤剂和免煎颗粒,2月3日起在武昌全区大范围免费发放。每人份14天用量。

  这么多人服药,不良反应在所难免。为了更好地指导居民服药,仝小林团队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团队合作,紧急开发出一款手机APP,刘保延教授在后台投入了几百名后方医生,通过这个平台一对一远程指导病人服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武汉本地医疗资源不足、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困境。

  仝小林院士介绍,绝大部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初期症状是相似的,多为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纳差、腹泻、情绪紧张等,中医治疗可将绝大部分症状“扼杀于初期”。“武昌模式”所得到的万余份反馈显示,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在多次疫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几千年的中医治疗这个新病到底行不行?有没有效果?即使是院士,仝小林出征武汉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我的信念来自于对中医疗效的确信,因为自古以来中医在数百次的疫情中都是中流砥柱,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仝小林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四次大的瘟疫,他参加了三次。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发生流行性出血热,当时仝小林正在读首批国医大师周仲瑛的博士。

  “这个疫情持续了十多年,我参与了3年。”仝小林介绍,当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也比较高。最开始死亡率超过10%,后来在周仲瑛教授的团队的努力下,死亡率降到了百分之1点几,中医效果非常明显。

  “我当时是博士生,在苏北医院治疗这些病人,中医很有效果,抢救回很多危重症患者。”

  另一次是SARS暴发。“当时我在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组组长,除了中西医结合治疗200多例外,我们用纯中医治疗了11例,效果都很好,发热、咳喘等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病人的病程也缩短了不少”。

  第三次,就是本次的新冠疫情。他以院士的身份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组共同组长。仝小林认为,在西医没有找到特效药及研发出疫苗之前,中医药在社区的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对疫情控制特别是对社区疫情防控非常重要。他们根据武昌社区中医药防控的实践,和武昌区政府、湖北省中医院、刘保延网络信息平台一起,总结出了“武昌模式”,即通治方+政府搭台+互联网。这一模式,对未来新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社区中医药防控,对未来社区中西医结合模式,都有启迪。

  长江日报记者田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