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千与千寻》的“河神”在中国(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7-28 01:21:32
浏览

  “我们下了决心,2016年开始对此进行整治”,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港航海事局局长王阳红说,武汉市先对码头进行了分类,然后依法取缔拆除了219个,剩下的20个则进行了提升整治。

  复绿的景观工程取代了码头,青山堤防江滩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一座占地135公顷、沿江7.5千米长的景观公园生长在曾经码头林立的江滩上。

如果《千与千寻》的“河神”在中国

青山堤防江滩整治前后对比图

青山堤防江滩整治前后对比图

  科学的规划和整治,让这一项目在2017年获得世界级奖项、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武汉也成为中国唯一获得此奖的城市,吸引不少其他地方来此“取经”。

  按照规划,这里未来还将建设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并配备有高标准的生态环保的排污转化设施。

  目前则有更多居民在此健身。夜幕降临,一边是缓缓向东的长江水,一边是整齐划一健步疾走的人流,这样的风景,大概是新时代长江更好样子的某种注解。

  变成习惯的样子

  中国正试图用立法的方式,把保护长江的一些好的做法确定下来,将其变成地方政府考虑发展时的应有思维,也成为沿江民众生活中的一些“习惯”。

7月24日,三峡蚁工环保志愿者在湖北宜昌夷陵区河心公园旁的黄柏河水域打捞杂草。/p中新社 张兴龙摄

7月24日,三峡蚁工环保志愿者在湖北宜昌夷陵区河心公园旁的黄柏河水域打捞杂草。中新社 张兴龙摄

  长江保护法立法座谈会提出,要形成长江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用法律武器保护长江母亲河。

  在此过程中,已经参与过两次征求意见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认为,应当让环保成为沿江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思维惯性,“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他所在的企业位于宜昌,已经通过关停和拆迁等主动作为,响应当地沿江化工装置的“清零”行动。

7月24日,湖北兴发集团一处标语。/p中新社 张兴龙/摄

7月24日,湖北兴发集团一处标语。中新社 张兴龙/摄

  与企业的主动作为同步,当地人大也已有保护长江的立法。《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就是其中之一,条例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有权对破坏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规则的制定往往能够引领意识的转变,保护长江正在成为我们当地民众的日常习惯。”当地一位人大代表说,地方的立法尝试,也将成为长江保护法立法的有益借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