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40年后乡村振兴迎艰巨新挑战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24:30
浏览

 
要突出主体地位,要组织有效  
农村改革40年后乡村振兴迎艰巨新挑战  
 

40年前的姚瑞芳是浙江桐乡一个地道的农民,是一个为吃上饭而发愁的农民,那时物资短缺,生活贫穷,他的人生几乎可以说一眼望到底。然而农村改革一声令下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从20几岁开始凭着浙江人敢闯敢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2018年是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

日前,“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与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暨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年会”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召开。如今作为浙江丽梦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瑞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的家乡桐乡市河山镇王家弄村,一个一两千人的村庄,几乎家家有车,都在奔小康了,早已不存在贫困问题。

他们都是农村改革的受益者,大量事实证明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少有,是世界的奇迹。

但同时,如今的农村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新的挑战,不仅是一些地方尚未解决贫困问题,如国务院参事刘志仁近一年间走了16个省所看到的,很多地方出现了轻视农业农村的状况,特别是有三大问题值得重视:第一,农村人气不浓、冷冷清清,年轻人走得差不多了,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初期大不一样;第二,人心不齐,不关心集体发展问题;第三,人才不足。

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在风雨中砥砺前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农业科技讲习所主任、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胡兆荣说,农业经济始终是理论创新的沃土,分析和研究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更需要正视和迎接诸多挑战。

而怎么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也是多位与会者关注的问题,“这恐怕是我们将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刘志仁说。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于国厚也感慨农村组织力量的缺乏,农业的体制到现在绝大多数还是一家一户,如何合作化,如何让基本管理体制更有效是一个问题。

而日本的有效组织方式农协就给不少中国的“三农”问题研究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日本的农协实际是一种社会化的服务,中国为农村服务的力量占比相对美国非常之少,关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不是靠一个机构、一个单位,而是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推广培训处副处长黄维东表示。

而要让农村的组织形式更有效发挥作用,在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原所长郭书田看来,不能不解决农民主体地位空置、虚化、缺席62年的问题,根子是由于当初学习苏联的全盘集体化。“不抓住还权于农民的要害,中国的‘三农’问题很难有突破。”郭书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