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办理更方便(政策解读)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21 08:37:01
浏览

  为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整合职工缴存证明、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贷款结清证明等个人证明事项,推动“亮码可办”,这是继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后的又一便民举措。“亮码可办”具体如何提供便利?住房公积金还能带来哪些惠民服务?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明年8月起,全面实行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

  “出示电子码,也能查到我的住房公积金异地缴存、提取等信息,替代纸质证明,确实方便。”在上海工作的丁家山,前不久在老家安徽滁州购买了一套住房,来到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贷款业务。

  滁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艳梅介绍,过去,异地贷款办理需要群众在缴存地开具证明后,提交纸质材料在贷款地申请。2020年推动住房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后,群众可直接在贷款地申请,由贷款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系缴存地核查缴存情况,免去两地奔波,但难以实时办理业务。

  “‘亮码可办’提高了业务办理便捷度,不用担心证明过期,也有效防范了纸质证明造假的风险。‘亮码可办’功能8月2日上线运行,截至10月底我们中心共办理业务670余笔。”张艳梅说。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今年8月底前,相关功能在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亮码可办”推广使用,原有纸质证明及出具方式并行使用、同时有效,过渡期1年;2024年8月起,全面实行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

  当前,各地公积金中心正加快精简整合证明材料、调整证明开具方式、畅通窗口查验功能、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推动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上海推进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抵押注销自动办理,让缴存职工“零跑动”;重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动与市场监管、公安、民政、房产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多个住房公积金事项线上办、掌上办……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加快推进全系统数字化发展,构建数字化服务新模式,让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

  依托数字化技术,更多住房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为“跨省通办”业务设立3423个线下专窗和1043个线上专区。与此同时,功能不断丰富。截至今年9月,累计有1.2亿缴存人使用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查询个人住房公积金7.4亿次,累计办理转移接续业务511万笔。

  “今年,我们继续扩大‘跨省通办’服务范围,推动实现‘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前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等2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将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服务事项增至13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说。

  优化政策,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

  经过30多年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帮助缴存人解决基本住房问题、促进实现住有所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22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低0.9至1.35个百分点,偿还期内可为贷款职工节约利息支出约2089亿元,平均每笔贷款可节约利息支出约8.43万元;支持1537.87万人提取住房公积金1521.37亿元用于租赁住房;截至2022年末,住房公积金累计为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提供补充资金超6518亿元。

  近年来,各地持续探索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