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留”量 营销成“赢”销
原标题:流量变“留”量 营销成“赢”销
大众点评“必吃榜”连续7年引领地区美食消费风向标;2023抖音戏曲文化节吸引千万目光定格襄阳唐城、聚焦传统戏曲文化……不同于传统“双11”“618”等购物狂欢节中商家通过打折、发券等方式掀起购物狂欢,越来越多平台将传递文化内涵作为营销的重点,打造更具持续性的品牌增长引擎。
造节营销,通常指互联网平台用具有仪式感和高强度的活动吸引用户参与,通过重复或同主题的营销行为强化用户记忆,从而形成消费习惯或打造品牌形象。
从各种购物节的狂热消费到聚焦品牌的长期价值,如今,知名平台通过打造一张张榜单、一位位红人、一个个节庆,构建主题、内涵突出的新场景,变流量为“留量”,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榜单自带流量
汉派烤肉店在全国开出近40家门店
6月27日,大众点评2023“必吃榜”在武汉发布,2062家餐厅上榜,其中武汉有49家,成为城市美食的典型缩影。
2017年,“必吃榜”首次发榜,“好吃、不贵、体验佳”是唯一的上榜要求,至今已有近7亿用户跟随榜单寻觅美食。
“‘必吃榜’自带流量,生意更好是最直观的表现。”汉派烤肉胖记烤肉运营负责人尤晨宸认为,上榜是肯定也是督促,倒逼品牌以更实惠的价格、更好的品质和更优的服务回馈消费者,才能配得上“必吃榜”三个字。
2020年,胖记烤肉首次上榜,彼时该品牌在汉仅有5家门店;眼下,胖记烤肉门店已走出武汉,拓展到合肥、信阳等城市,全国门店总数约40家。
今年的“必吃榜”上,武汉有十余家烟火小店,煜玲双喜铁板烧就是其中之一。隐匿于武昌区东湖新村,双喜铁板烧以平价味美为特色,大学生是主要消费群体。“许多从没吃过铁板烧的人通过榜单前来品尝。”该店老板晏兴玲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必吃榜”拓展了小店的消费群体,让小店走出街巷,香飘更远。
自6月“必吃榜”发榜以来,大众点评首届“必吃节”已联合近2万家历年上榜商户及同品牌门店推出线上“必吃套餐”。“必吃套餐”主打菜品均为点评网友推荐菜品,让更多用户体验到极具性价比的特色美食。
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2年“必吃榜”上榜期间,首次上榜商户的线上浏览量提升56%,门店线上订单量较上榜前增长21%。5月17日,2023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公布后,入围商户的线上订单量14天环比增幅超过20%。一头连接中小实体餐饮商户,一头连接消费者,“必吃榜”正成为各类餐饮商户发展的“助推器”,持续为线下实体商户注入发展动能。
戏曲演员出圈
黄梅戏从“一望无牙”到“声声不息”
舞台上,戏曲演员唱腔婉转;朱雀大街中,游客身着汉服听戏赏景;直播间里,海量弹幕为表演喝彩……7月22日,“抖音2023戏曲文化节”在襄阳唐城上演,来自北京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河南豫剧院等院团的名家名角集体亮相,为线上线下观众奉上戏曲盛宴。在抖音上,他们大多已拥有一批固定的粉丝群体。
当晚,1600余万人通过抖音直播间观看演出;线下近2万名游客涌入襄阳唐城,享受戏曲盛宴;全网各渠道传播量破亿次。
近年来,抖音不断制造戏曲主题活动或相关话题,并从资源、流量、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帮助更多的演职人员走入大众视线,一大批专业戏曲演员、剧院悄然走红,他们将直播间作为“第二剧场”。网友用直播打赏进行文化消费,地方戏曲、民乐等从业者切实增加收入,小众传统文化项目由此跨地域打开市场,激发产业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