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千面”汇巴渝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24 09:39:01
浏览

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汇渝水、吞乌江,在与崇山峻岭碰撞中,塑造出一座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城市——重庆。

这是一座“一城千面”的城市:拥有魔幻的地形、飞檐走壁的轨道列车、流光溢彩的夜景、浓厚的烟火气,又拥有巴渝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等厚重的人文积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在历史长河的滋养下,耿直热情、乐观豁达、坚韧质朴、开放包容等人文基因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液里。

赓续千年文脉,融会时代精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以文化赋能经济,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塑对外开放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在人文与经济的时代交响中,这座充满活力的新山城正奔腾而来。

魅力之都:魔幻与烟火交融共生

渝中半岛,重庆“母城”。

仲夏之夜,洪崖洞吊脚楼式建筑群临江而立、攀岩直上,璀璨夺目的灯光,与熙熙攘攘的游客、鳞次栉比的门店构成一幅热气腾腾的“山水不夜城”图景。

抚今追昔,时空穿越。

“烟火参差家百万,波涛上下浪三千。”清代诗人何明礼笔下的重庆府,就已是阁楼重叠、灯火辉煌的繁华盛景,将重庆的魔幻地形和烟火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千百年来,魔幻重庆与烟火重庆共生共荣,绽放出别具一格的人文魅力。

魔幻,源自重庆特殊的地理地貌。丘陵山地占重庆市域总面积90%以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在此交汇,塑造出这座独具特色的山水之城。

在这里,地理常识经常被“颠覆”:你以为站在平地上,其实你在楼顶;你以为乘坐的是上天入地的过山车,其实你乘坐的是轨道列车;你以为导航能在立交桥上帮你找到正确的出口,其实导航也会“懵圈”……

烟火,来自真实质朴的渝派生活味。在时尚现代的高端商圈,街头巷口仍保留着杂货铺、裁缝店、剃头摊等,老重庆人在此怡然自乐,仿佛从另一个时代穿越而来,与繁华的CBD对比强烈却毫无违和感。

烟火,来自重庆人骨子里的耿直热情、乐观豁达。爬坡上坎的生活环境,让重庆人习惯了热情地嘘寒问暖、真诚地互相帮助。“不存在”“巴适得板”……就连重庆人的口头禅都以俏皮的方式,调侃生活的酸甜苦辣,发现生活的安逸美好。

人文荟萃,经济繁荣。

洪崖洞、山城巷、长江索道……重庆“网红”打卡点层出不穷,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重庆保护历史记忆、传承历史文脉,顺势而为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

行走在龙门浩老街,依托开埠遗址打造的文化街区,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传统工艺文创店、年代感十足的老茶楼汇聚于此,让人们在休闲中触摸百年时光。

徜徉在解放碑至十八梯沿线,金融大厦、商贸中心与百年古刹、特色民居重叠交错,人们在移步换景中,感受着都市化与烟火气的水乳交融。

畅游都市,体验夜经济、乐享慢生活……源于历史和现代人文资源的新业态,成为重庆经济发展中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道尽了巴山渝水的清幽秀美。如今的重庆沿着历史文脉,打造现代版“巴山夜雨图”。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重庆主城区“绿肺”之称,违规开发曾“蚕食”生态,近几年重庆下决心拆除违法建筑、系统修复生态……现在,这处李商隐笔下的巴山胜景,正逐渐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