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只收“双一流”高校投稿引争议!身份歧视or无奈之举?(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8-21 07:46:48
浏览

对付上述复杂的群体而言,更是僧多粥少。这种资源的稀缺性与复杂的作者群的颁发需求之间的抵牾在当下以致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无法办理的。

高校学报的属性特征明明

高校学报的主管部分或是教诲部、或是各省教诲厅、或是各高校,而主办单元均为各高校。

在办刊经费方面,除少量高校学报入选教诲部“名刊”“名栏”曾得到教诲部扶助以及作为国度社科基金扶助期刊得到国度社科基金不变扶助外,绝大大都高校学报均是各高校本身出资办的。

这种办刊体制抉择了高校学报主要是为主办单元的师生颁发论文处事的,这是高校学报区别于其他中文期刊的光鲜特征,这种特征也使得许多高校学报的办刊相比拟力关闭。而开放式办刊是较量有大概办出高质量期刊的。

众所周知,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是有助力科学研究、人才造就、学科建树等成果的。可是,这种成果的发挥及巨细主要取决于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为此,办刊人必需在关闭与开放之间做出艰巨选择,如何保持开放性更是一个庞大挑战。可以或许进入C刊的高校学报只有区区70种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是因为进入C刊的高校学报都有一个明明的特征,就是外稿占比普遍较高。

外稿比例高就意味着要挤占、割舍内稿的份额。这简直是两难选择。假如外稿的各方面条件不比内稿强,办刊人就会招致高校内部人员的责难。

在这种环境下,办刊人最自然的回响就是提高外稿任命的门槛。另一方面,高校学报的编辑步队局限东倒西歪,多的6-8人,少的3人阁下,而高校学报是综合性期刊,要处事来自浩瀚学科的稿件,编辑局限小的高校学报则显然会力有未逮,纵然是编辑局限较大的高校学报,其气力也只是相对而言。

并且尚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国高校数和文科西席数固然局限复杂,但高程度的作者群主要会合在“双一流”高校(甚至主要会合在本来的“985”高校以及教诲部直属高校)。

鉴于高校学报的属性特征、编辑气力以及C刊遴选机制的现实考量,高校学报一般采纳以处事本校师生为主分身外稿的做法,只有那些办刊汗青较为悠久且为C刊的高校学报,可以或许僵持办刊的开放性,但主要照旧面临高质量的作者群,即“双一流”高校的作者群,这是当下高校学报的潜法则也是明法则,虽然也是高校学报的无奈之举。

综合上述阐明,一味责难高校学报,无助于办理业已存在的实际问题。真正要办理这个问题,最基础的照旧要靠科研评价制度的彻底厘革。

最近有关部委持续下发破“五唯”的文件是个好契机。废除“以刊评文”的现行做法,成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议、实行代表作评价是要害。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原本只是一个学术载体,一个学术平台。让C刊承载科研评价的成果,只会使本来可以或许发挥重要浸染的论文索引东西异化。

要使高校学报回归本位,必需彻底厘革当前异化的科研评价制度,充实发挥学术配合体的同行评价浸染。

科研评价应该注重的是学术成就的质量和程度,而不是学术成就的载体。学术配合体应该负担起保卫学术严肃性的重任,切实推行本身的职责。唯此,唯“I”是举便可以休矣,高校学报办刊的难处也就可以或许获得缓解。

(本文系“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方案”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