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双岗”助推校企“联姻”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19 01:07:56
浏览

 
 
“一人双岗”助推校企“联姻”  
 

清晨八点不到,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乐红志早早来到办公室,查看了学院工作日志,拨通了位于淄川区的山东铭城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话。“今天一定要完成高强骨料应用的前期实验工作。”乐红志语气里透出坚定与自信。

目前,像乐红志这样忙碌于学校和企业两点一线的博士及高层次人才还有30多人,他们作为学校今年新实行的“一人双岗”计划选派对象,身兼两岗,一岗在学校,一岗在企业,以“科技副总”的名义和方式成为连接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就职理工,服务淄博”

“学校早在2016年就与淄博市签订了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坚持‘大米小米一起熬’的融合发展理念,进行了全方位对接,尤其在平台建设、项目合作方面进展迅速,硕果累累,但一直以来,在‘人’的融合方面还缺乏更为切实有效的举措。”该校服务社会办公室主任李涛对记者表示。

也正因如此,学校敏锐地意识到,要最大化发挥校城融合效应,必须要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于是,2019年底举行的校城融合发展合作论坛上,该校党委书记吕传毅提出“一人双岗”计划,让“就职理工,服务淄博” 理念落地开花。

吕传毅表示:“一个理念和计划的提出不是一时兴起。”

这一方面源于山东理工大学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着力打造高水平专业技术队伍和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已突破1000人,具备充足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学校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正通过积极融入地方、不断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好地发挥“动力源、助推器、人才库”作用。

同时,专业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解难题、作贡献的同时,能够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反哺教育教学,在企业实践中锻炼提升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对破除“唯论文”的科研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无裨益。

“科技副总”有实权、出实招

“以往在企业兼职,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出得学堂、进得厂房。”来自该校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李波老师一脸兴奋地说。

作为一个拥有多项知识产权的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李波这几年间和多家企业有过交流合作,期间共同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课题5项,转让专利技术成果2项,协助企业研究并攻关技术难题多项,但因为没有政策扶持,无论是项目的对接开展还是后期的权属收益等问题均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一人双岗”计划的出台,让山东理工大学的博士们名正言顺地成为学校与地方协同指派、企业和个人双向互选的“科技副总”,有助于切实了解企业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位子”的确定带给了专家博士们正大光明的“面子”,以及清晰明了的权责利归属这个“里子”。

按照计划,企业根据主营业务及研发实际,先行提出“科技副总”具体需求,学校按照企业需求,选派符合条件的博士或教授并联系双方对接,通过深入了解相互情况,如双方没有意见,可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挂职试用期,试用合格后双方签订聘用协议,聘期至少一年,之后可根据双方合作情况长期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