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显微镜”里的青春之歌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29 18:23:19
浏览

 
 
“超级显微镜”里的青春之歌  
——记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团队  

2010年之前,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还是一片荔枝林,偏僻冷清。如今,荔枝林摇身变成了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所在地,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熙熙攘攘。

十年来,从荔枝林到科研高地,这场华丽转身离不开一群充满斗志的年轻人——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团队。4月28日,这支年轻人占70%以上的团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超级显微镜”里的青春之歌

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中科院高能所东莞分部供图)

从“门外汉”到技术骨干

2009年,加入散裂中子源项目时,张玉亮还是个刚走出校门的硕士生,学的是通讯工程专业。第一次听说散裂中子源时,他立刻被吸引了。

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是用中子散射的方式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可以用于研究物质材料的微观结构,也由此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得力工具。

张玉亮参与的是加速器控制系统建设,这一系统可谓加速器的“中枢神经”。

作为加速器控制专业的“门外汉”,张玉亮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前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加速器相关专业知识,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也是从那时起,张玉亮的工作节奏紧张起来,工程建设的高峰期,他和整个控制组团队每天要工作十几小时。

2017年8月28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装置的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张玉亮紧张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张玉亮记忆犹新的是,就在这前一天,控制组团队度过了一个紧张的夜晚。

8月27日晚上7点多,走在回家路上的张玉亮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定时系统的一个信号源出了问题!”张玉亮脑子里“嗡”得一声,二话没说,转身就往回走。在加速器的“中枢神经”里,定时系统相当于整个系统的“节拍器”,一个节拍打错了,整个系统就要乱套。张玉亮与一同赶回来的同事们赶紧排查差错,终于在晚上11点多妥善地解决了问题。胡乱在办公室睡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张玉亮又赶去现场,直到打靶成功,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超级显微镜”里的青春之歌

2017年8月28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中科院高能所东莞分部供图)

如今,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已经达到100千瓦束流功率的设计指标,比原计划时间提前一年半,并实现稳定运行,中科院高能所东莞分部也成立了加速器技术部运行组。与中国散裂中子源一同成长的张玉亮,也已经成为加速器技术部主任助理。

“10多年来,我和我们的团队已经逐渐从年轻走向成熟,之后也将承担更多任务。”面对未来加速器束流功率升级至500千瓦的任务,张玉亮信心满满。

在积累中创新突破

2010年,康乐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步辐射及应用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便加入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任务建设之中。入职后,康乐用最短的时间承担起了通用粉末衍射谱仪的相关工程建设任务。

这些年,从谱仪的物理设计、工程设计到最后的工程实现,康乐全程参与,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中子谱仪物理工程转化、谱仪机械设计及安装调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