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和方舱:一场疫情的两种颜色(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28 11:06:48
浏览

“人一辈子能遇上几次这样的疫情呢?就我个人而言,新冠肺炎的确是刷新了我的认知;但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跟那些重大的烈性传染病相比,它可能还没有那么特殊。”

对詹庆元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ECMO撤掉的那一刻,病人活下来了。

“这样的成功,我们有三次了,还在等待第四次,第五次…….”

方舱:天晴了,温暖藏在心里

ICU和方舱:一场疫情的两种颜色

3月6日,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正式休舱——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

“离开方舱的那天,很多队员都哭了。”中日友好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医疗队长任景怡说,“到后来,这里真的已经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

入驻方舱之初,医护人员们心里也充满种种疑虑。

2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主任王辰在调研武汉后,提出了紧急建设方舱医院的建议。不到一个礼拜,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作为第三家落成的方舱医院,迎来了第一批217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面对疫情,面对方舱医院这个新事物,因为太多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还没开舱,我们就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王燕森说,他是中日友好医院党院办副主任,也是中日友好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临行前,院领导给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大家全部要安安全全的回家。”

穷家富路——“家里(中日友好医院)勒紧裤腰带,给我们带了一定的防护物资作为应急。”王燕森说。但第一天首批进舱时,却发现刚建成的方舱医院准备还是不足。没有长鞋套,医护人员只好扎上黄色塑料袋,或者多戴几层短鞋套。

能不能起到保护效果?

“当时谁也不知道。”

在王燕森的印象里,2月底是一个分水岭。那之后,武汉一线的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都逐渐丰富起来;2月底,各方面情况回到可控的范围内;3月起,一切明显向好,方舱医院开始陆续休舱。

春江水暖,早樱欲绽。身处战“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们,从物资丰度、入院人数、工作节奏和越来越多康复患者的脸上,感受到了武汉乃至国家整体抗疫进程的变迁。

穿着厚重防护服,教患者做呼吸操时流下的淋漓汗水;“战友”福建医疗队给大家分发的草药香囊;情人节那天一位老大爷写给所有医护人员的情书;医护人员和患者过生日时互相点播的祝福……不管是患者刚刚走入方舱医院时的紧张和抗拒,还是医护人员刚刚接管方舱医院时的担心和顾虑,都在这种生命与生命的特殊碰撞中化作情深义重。

在任景怡对方舱的记忆里,温暖是主色调。她带领的队员大多是“80后”“90后”。开会的时候,她最担心年轻队员们的防护问题,但说了没几句,这些年轻人就开始热烈讨论,为更高效地管理这么庞大数量的病人而出谋划策。

休舱后,任景怡和队友们在经历了短暂的修整后,又整建制奔赴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支援,接管重症患者。

“千里赴鄂共建舱,披挂提壶战沙场。牛刀小试瘟魔灭,光谷大捷美名扬。令牌急催援同济,重整盾衣又擦枪。横空济世显身手,载誉归来载安康!”这是同事孙薇为战友壮行而写下的诗。

我们一定要回到过去

中国在好起来,武汉在好起来。但病毒带给人们的压力从未远去。国外的疫情肆虐令人心惊;而国内,人们担心放过一丝丝死灰复燃的苗头。

几位医生都从新闻报道和其他同行那里听说了康复者“复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