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也是战士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17 09:19:15
浏览

 
 
院士,也是战士  
 

她是李兰娟,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13年防控H7N9禽流感,再到此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始终冲在第一线。当年逾古稀的她摘下口罩,脸上压痕清晰可见的照片令人动容。

他是张伯礼,推动中医药进方舱医院,探索中西医联合诊治。在武汉做完胆囊摘除手术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是黄璐琦,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并接管一个重症病区,在武汉抗疫一线坚守至今。

她是乔杰,2月1日到达武汉后,带领团队与兄弟医院、当地医院团结协作,仅用30多个小时便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起危重症病房,并开始收治患者。

他是仝小林,除夕当天便率队紧急奔赴武汉防疫一线,深入走访定点医院、重症病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隔离点,不断优化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

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挺身而出,不顾安危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在抗疫主战场发挥领军作用。

他们是院士,也是战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所指出的,在湖北和武汉人民遭受疫情打击的关键关头,广大医务工作者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让我们走近几位奋战在湖北保卫战一线的院士,听他们讲述抗疫故事,感受那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李兰娟院士

“做医生就要探索未知”

本报记者 张意轩 吴 姗 韩 鑫

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抵达武汉作实地调研。

2月2日凌晨,73岁的李兰娟在疫情发生后第二次来到武汉,带来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四抗二平衡”等救治模式,从防治重症病人转为危重症、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减少肺纤维化发生等几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治疗。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一待就是一个月,那张让众多网友泪目的脸部勒痕特写照片,就来自于她从ICU病房出来脱下防护服的瞬间。

“亲眼看到患者情况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和患者聊聊天也有利于他们恢复心情。患者的一切,医生都要重视。”同40多年前进入浙江医科大学求学时的初心一样,李兰娟坚持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与17年前抗击非典一样,李兰娟冲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

在武汉,李兰娟每天8点半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开始查房。“习惯了白天查病房、做会诊,晚上看材料、改论文。”李兰娟说自己早上固定6点半起床,总想着晚上入睡不超过12点,可经常忙忘了时间。

同时,李兰娟还要对全国其他省份病人进行会诊。“我承担着对原来病人的远程门诊,这部分工作主要通过手机在线完成。另外也承担了比较多的培训任务,比如给一线医护人员讲讲‘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

“现在,出院病人越来越多,患者收治问题逐渐解决,这场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李兰娟说,救治的一些患者出院时都主动过来感谢她,在ICU里有病人拉着她的手感谢人工肝技术,这就是对她最大的奖励。

“1986年,我申请到人生第一笔青年科研基金3000元,与几位同行一头扎进人工肝相关技术研究,到1996年已经依靠这项技术成功治愈45位患者。”回忆起这段往事,李兰娟说,在充分掌握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医生就要探索未知”,她们团队一直在坚持研究和推广应用人工肝技术。她介绍,人工肝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患者的细胞因子炎症风暴,在这次抗疫中效果明显,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好转率为77.78%。

张伯礼院士

“我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

本报记者 申少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