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耕生产送上“科技大餐”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13 12:21:29
浏览

 
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员博硕士团:  
为春耕生产送上“科技大餐”  
 

为春耕生产送上“科技大餐”

李福建在家乡为农户春耕生产解疑答惑。扬大供图

“朱老师,我家邻居的田前几天打了除草剂,低温后麦苗发黄,请问是冻害导致的吗?”扬州大学农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员顾颖慧与教授朱新开通过微信讨论她近期在家乡参与当地春耕生产时遇到的问题。

春耕在眼前,而防疫仍关键。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员博硕士团的同学们在春耕的田野上实践所学,在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科技大餐”送田头

“目前你的田里未见冻害情况,你看,剥穗查看也基本正常。”3月4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百尺乡鸳店村,农户张保平正在他自家的小麦田里,和扬州大学农学院博士李福建交流小麦田管的相关技术。

“拔出麦棵,找出主秆,一层层剥开叶鞘,剥出茎秆和幼穗,可以查看是否有冻害。”李福建一边示范着小麦冻害剥查的方法,一边详细解释着其中的道理。

俗话说,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正值春耕关键时节,李福建家所在的鸳店村却因为疫情防控导致很多乡亲们的春耕生产“慢了半拍”。

“农技员们下不了村,乡亲们的田间地头又急需一些田间管理的技术,把乡亲们急坏了。我是一名农学博士生,同时也是一名党员,这时候更应当主动俯下身子、亮出法子。”李福建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农民春耕备耕,将所学所研反哺春耕大地,扬州大学农学院博硕士团的同学们主动响应,志愿加入到各自家乡所在的春耕生产中,送上了一份“科技大餐”。

农学院党员博硕士团的同学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在自己家乡开展实地调研,或解疑答惑,或技术帮扶,或支援生产。

“早播的旺长麦田如何防控?田块发生渍害了怎么补救?个体偏弱如何促弱转壮?这些问题都是我看过很多遍的栽培管理知识,但当我真正站在田间地头时,感觉自己的讲解还是缺少了点‘泥土的味道’。”硕士生党员王妍表示。

因为农民们的连连发问经常能把自己“问倒”,自己会一遍一遍地将课堂里学过的知识再进行温故知新,“深入实践,我才知道单纯生搬硬套书本的知识点是没有用的,因此只有对这些深奥难懂的专业‘文言文’深入、全面的理解,才能转化为农民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白话文’。”

农技微课上“前线”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博士生党员丁永刚连续忙碌了几天,查文献、做整理,不过他为的不是自己的科研论文,而是为了帮助农民们在疫情防控期为春耕备耕抢时间,编纂出最新的农技指导资料。

“现在是小麦生长关键时期,我们党员博硕士团里正好有几位就是学的小麦栽培管理,于是就萌生了帮农民们做点事的念头。”丁永刚说。

丁永刚和其他几位同学在学校小麦研究中心郭文善和朱新开的指导下,将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小麦栽培理论知识与网络学习文献、文件等掌握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了“战疫农技微课堂”,对农民及时“网对网”、“键对键”地远程指导春耕生产。

在导师们的指导下,他们通过江苏省“农技耘”平台先后制作、发布了《小麦纹枯病的识别与防治》《因苗适时施好小麦拔节肥》《晚播小麦早春追肥适宜吗?》等多个“微课”指导资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无偿提供给农技人员、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下载学习与使用,同时也利用自身的微信平台、QQ平台等转载,扩大应用范围。

目前,“战疫农技微课堂”已发布5期,点击率过万,受到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