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纲:一生常耻为身谋(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10-15 08:54:40
浏览

在中国南方,有一种树叫榕树,粗壮的大树枝上会垂下一簇簇胡须似的气生根。气生根只要接触到土壤就会慢慢发展得壮如母树。落地生根,独木成林。化学所正如榕树一般,由独木孕育出多个分支,创建、成长、壮大,直至今天,不仅化学所成为力量强大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所,同时多领域化学类研究所并立也成就了郁郁葱葱的中国化学事业。

拓迹多方 大局为重

“盐湖资源丰富得很,宝藏特别多,风光也很美,到柴达木去看一看,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湖北人刘德江得到柳大纲的鼓励,从化学所直接去了青海盐湖所,在那里战斗到退休,历经36年。

“科研组织工作很重要,它能影响一个研究所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对科研更感兴趣的钱文藻,在柳大纲的鼓励下转而从事科研组织工作。

在后辈的回忆中,柳大纲总是温和的,从大局和个人出发为你的选择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他自己这辈子却只有一个词——服从。

柳大纲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4年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分子光谱,是分子光谱的先驱。1946年,他赴美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49年回到祖国。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生产日光灯用的荧光粉依靠进口,因西方国家封锁,价格昂贵。柳大纲从国家需要出发,接受了日光灯荧光材料研制的任务。当时有专家认为这项工作“哪是做科研,就是做配方”。

这一言论大大动摇了“军心”,柳大纲却丝毫不为所动,带领课题组的年轻人研制出无毒卤磷酸钙荧光材料,并将全部技术资料移交给南京灯泡厂投入生产。

不久后,由于保护古建筑的需要,柳大纲又一次服从国家安排,放弃荧光材料方面的研究,率团赴波兰学习和考察土壤矽化加固技术。

20世纪60年代,柳大纲受命领导研究了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中的一些化学问题。这些研究成果,或因保密原因未公开发表,或因他未署名而鲜为人知。

不仅是领域“转战”,在地域上柳大纲也是多方拓迹。

新中国成立后,柳大纲担任设在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研究员、副所长。1952年,为了支援东北建设,研究所要北迁长春。柳大纲与时任所长吴学周一起,舍弃江南优越的生活条件,组织50多位科研人员和30多位家属将300多箱仪器药品、150多箱图书资料,在两个多月内跋涉2300余公里全部搬迁完毕。

此后就是1956年开始考察、开发盐湖,从北京到西北,直至1966年。1976年,柳大纲还打算再去西北,但毕竟已过古稀之年,力不从心未能成行。病中他仍心系西北,向中央领导写信呼吁盐湖的开发。

“一生常耻为身谋”,是柳大纲最喜爱吟诵的一句古诗,也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人物生平

●1904年2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于东南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25—1927年任东南大学物理系助教。

●1927年任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教员。

●1928—1929年任中国科学社《科学》编辑部编译员。

●1929—1949年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46—1948年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生院进修,获博士学位。

●1949—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4—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工作。

●1955—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代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1957—196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队长。

●1965—1991年兼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1964—1975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3—1986年任《化学通报》主编。

●1978—1990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1978—1982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83—1987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1年9月14日于北京病逝。

柳大纲:一生常耻为身谋


 

1958年12月,柳大纲(右)与苏联科学家德鲁斯·利托夫斯基在柴达木盐湖。

柳大纲:一生常耻为身谋


 

1980年,柳大纲与夫人樊君珊在北京寓所。

柳大纲:一生常耻为身谋


 

1959年3月,柳大纲(右三)代表中国化学会参加苏联门捷列夫百年纪念活动期间,在苏联有关化学实验室。

柳大纲:一生常耻为身谋

1963年,柳大纲(二排左一)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留影。

记者手记

柳大纲先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个性,又与新中国科学奠基人有什么样的共性?写作这篇稿件时,我时常在脑海中勾勒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