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饥饿”目标面临“隐性”挑战(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10-14 23:10:10
浏览

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春梧也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后,一些地区表现出适宜农作物生存的态势,比如我国的东北地区耕作期延长。同时,极端气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或绝收事件增多。但从生产技术和土地资源来看,全球的粮食生产能力能够解决饥饿问题。

作物营养强化是解决之道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作物营养强化,即通过农业技术手段筛选、培育、评价和推广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寻求营养失衡和营养不良的解决之道。

张春义课题组从2007年开始就投入到叶酸营养强化的研究中,希望能培育出高叶酸含量的农作物。

他介绍,不同于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人员采用分子标记的办法,从农作物中挑选叶酸含量高的自交系,找到控制叶酸积累水平的基因,并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关联分析锁定导致表型的这些变异,用于农作物改造。

2014年,张春义课题组通过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团队合作,终于育成了高叶酸的鲜食玉米品种。

“培育这样一个新品种通常需要8~10年,但这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从产业链角度看,营养强化的农作物端上餐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张春义说。

的确,技术上可以提高某些营养素的含量,但新品种的育成不等于隐性饥饿的消除,公众并不知道这些营养强化食品的存在,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食品。

朱春梧介绍,不同群体缺乏的营养素不同,现阶段应该进行科普,告诉大众营养素缺乏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目前,日本、新加坡等部分发达国家已在食物上标注热量和营养成分表,指导受众科学选择,值得借鉴学习。

“最重要的是鼓励跨部门合作和行动,引入医疗机构,进行健康科普,保障居民体检的效率和质量,形成居民健康数据库,为制定全民健康饮食方案提供一手资料。”朱春梧说。

此外,樊胜根认为,应该鼓励先进作物育种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全球性流动。他举例,中国在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儿童发育迟缓率从2000年的18%降至2013年的8%。

“中国的科研可以在方法和数据上更加全球化,并且增加与非洲、拉美和南亚国家的科研合作机会。同时,研究工作也应以减少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为愿景。”樊胜根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