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鼐:梦圆考古妆成时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10-08 12:25:39
浏览

 
 
夏鼐:梦圆考古妆成时  
 

夏鼐:梦圆考古妆成时

夏鼐

夏鼐:梦圆考古妆成时


 

夏鼐(左)在考古所的碳十四实验室

■本报记者 倪思洁

推开门,年轻的核物理工作者仇士华、蔡莲珍夫妇呆住了。

身体瘦削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笑容满面,礼貌地起身邀他们落座。之后,夏鼐又简单地向他们介绍了碳十四断代实验室的建设需求,并带领他们去相关科室转了转。

这场再普通不过的会面,却让仇士华夫妇感受到久违的人格尊重。1957年,仇士华和蔡莲珍深陷“反右”风波,成为“人人喊打”的“右派”青年,不能继续在原单位从事科研工作。就在这时,夏鼐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对于这对夫妇来说,夏鼐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而夏鼐在一生中所改变的人和事,实在太多太多。

寻梦·游学

1935年8月的一天,上海海港,一艘意大利邮船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学子。

25岁的夏鼐要从这里前往英国。1934年10月,夏鼐拿到了考古学的公费留学名额,决定去伦敦大学开始新的求学生涯。

邮船途经香港到了威尼斯,下了船,夏鼐又搭上火车。

9月初的伦敦陌生且新奇,而藏在学子心里的,是一份为中国考古学寻医问药的渴求。

出发之前,夏鼐曾拜谒名师,遍览能寻到的中外文考古学、人类学论著,参加田野考古实习,对中国考古学的现状有了明确的大致认识:“中国考古学上的材料颇不少,可惜都是未经科学式发掘方法,故常失了重要的枢纽……”

改变中国考古学的面貌,成为他心中隐约的渴望。

留英的5年半里,夏鼐全面学习现代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掌握文物的修复、保养、管理、陈列及青铜铸造等技能,接受田野考古科班训练,投身英国梅登堡山城、埃及阿尔曼特遗址等的考古发掘,阅读考古学、人类学的多方面专著……

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埃及考古学系主任格兰维尔教授在给院长的信中这样称赞夏鼐: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对埃及学还一无所知。但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这一学科的各个领域,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所必须具备的古代埃及语知识,这与他很快就适应了考古学是一样的……我坚信,一旦他回到中国,他就会成为蜚声考古界的学者……我认为,他是一个出色的、勤奋的和值得信赖的学生。”

而那时的夏鼐也对中国考古学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现在中国谈考古学的,还多以19世纪后半叶的人类学为根据,斯宾塞、泰勒等的均变论,尚极盛行,实则将来须费一番肃清的工作。然后再专就实证,以建立中国的上古史……”

追梦·回乡

1940年12月,夏鼐从开罗登上归国的列车,满怀抱负。

刚回国后不久,他就应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罗常培先生邀请,在昆明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考古学的方法论》。就古物搜索、发掘,到整理、研究,他一一详述。由于此前很少有中国学者论述过考古学方法,他回国后的第一讲就成了昆明学术界的一件盛事。

方法对不对,要看实践效果。回国后,夏鼐以极高的热情开展田野考古。仅1944年至1945年1年间,他的脚步就遍及河西走廊,从兰州到敦煌,兼及临洮、宁定、民勤、武威等地。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的发掘,从地层学上确认仰韶文化的年代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西方学者关于甘肃远古文化分期问题的臆测;临洮寺洼山等遗址的发现,则提出了中国史前时期存在不同的文化系统问题。从此,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