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市平园池村:荷花鼓了荷包,香囊留住乡愁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30 20:01:04
浏览

六月的夏日,清澈透亮的水面上,大片大片碧绿的莲叶舒展着身躯,朵朵粉红的荷花遮盖其间……这片“水面清圆风荷举”的画卷,如今正展此刻江苏省南通如皋市平园池村。

平园池村驻足本村特色,深入挖掘田园生态、农耕文化、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大力大举成长村子旅游,从一个5年前荒僻落伍的农业村,迅速崛起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瑰丽休闲村子”。

江苏如皋市平园池村:荷花鼓了荷包,香囊留住乡愁

“我们村大多是小块田,不适合奉行大局限机器化种植,以前光靠农业,村民的收入并不高。”平园池村党支部书记刘炜建说。

莲藕栽植一直以来都是村里的支柱财富,每年夏天,这里大片的荷花都吸引不少村民立足抚玩。看到这些情景,一个斗胆的想法浮此刻刘炜建的脑海里:“何不以荷花为主题,走‘农业+旅游’的阶梯呢?”

“农村要成长,不能仅仅依靠‘面朝黄土背朝天’, 我们深挖汗青资源,将农村成长同旅游财富团结,村容村貌也面目一新。”刘炜建说。几年来,平园池村整合财务扶持项目,拉动招商引资,投入500万改革农田、扩建荷塘,大力大举成长村子休闲、生态农业参观。闲置的衡宇酿成了民宿,曾经的粮仓酿成了农耕名俗文化馆,平园池村如今已是莲叶田田、荷香远溢。

除了荷花,平园池村四季皆有风光。春季的牡丹、秋季的菊花、冬季的温泉……不少慕名而来的旅客来此休闲度假。依托着村子旅游财富的成长,平园池村的村民们通过免费摊位销售莲藕、荷叶茶、有机稻米、微型盆景等特色农产物,平均年收入已从5年前的18000元增长到如今的29700元。

风俗文化,是平园池村旅游成长的另一大主题。如皋素有“长命之乡”的美誉,有数百位百岁老人,而这份厚重的年数,也深刻地凝结在内地传承的传统民族工艺中。

五颜六色的粽子,你见过吗?在平园池村的农耕风俗文化馆,一位来自如皋的志愿者带着一群小学生握开花布,拉着细线,做着各类彩色“粽子”,吸引了浩瀚旅客围观。一问才知道,本来他们做的是一种非凡的长命香囊,而这位志愿者正是这项传统民族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担任人唐筱梅。

江苏如皋市平园池村:荷花鼓了荷包,香囊留住乡愁

“一开始做香囊粽子的时候,我都穿不外去线。”来自如皋经济技能开拓区第二尝试小学的范吴晗说,“在老师的辅佐和指导下,此刻我做纯熟了,做好的手工也能送给本身珍惜的人,我出格兴奋!”

参加建造香囊只是平园池村大力大举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连年来,平园池村从风俗中找亮点,从要领中找打破,摸索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之路。

在平园池村,十几位身着旗袍的阿姨们举着传统的纸伞,穿行于荷塘的长廊上。远远望去,旗袍上赤色的彩绘斑纹,装点在白墙灰瓦与接天莲叶的配景中,甚是悦目。

江苏如皋市平园池村:荷花鼓了荷包,香囊留住乡愁

“我们村2017年创立了旗袍队,此刻共有34位村民参加了进来,年数30多岁到70多岁不等。”旗袍队的秦皖兰汇报记者,“平时有勾当,我们就来演出旗袍秀,看着旅客们照相叫好,我们也很开心。”

“传承风俗文化,让各人看得见成长,也记得住乡愁。”刘炜建说。徜徉在如花海般的平园池村,好像也能体验到“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情思和联想。


(责编:彭心韫、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