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查时的“非遗”足迹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13 13:18:05
浏览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查时的“非遗”足迹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

  新华社记者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查时的“非遗”足迹

  船只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水道上行驶(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

  党的十九大后首次调研,他在江苏徐州马庄村买下村民制作的徐州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他观看《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表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在杭州西溪湿地,看过手工炒制龙井茶的技艺后,鼓励他们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风光(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非遗”足迹,彰显党中央对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对非遗传承人的关怀期望,铺展开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非遗”足迹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文化接待中心,光山花鼓戏传承人张秀芳在展示花鼓戏服装(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总书记对传统手工艺这么关心和肯定,我感觉自己几十年坚持传承绿茶手工炒制技艺,这条路是走对了。”回忆起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的情形,59岁的炒茶大师樊生华至今仍激动不已。

  樊生华14岁学习炒茶,20岁正式“出道”。“人和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代表,荒山种上茶树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喝茶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樊生华说,“总书记鼓励我们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接下来我要多带徒弟,同时帮助村民共同提高炒茶技艺。”

  古时西溪曾产茶,且品质和声誉非常高。现在,公园设立茶叶炒制现场展示点,各项节庆活动中也会融入茶艺交流、茶道表演等。

  “我们将西溪的茶文化与西溪湿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有更多文化获得感。”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何蕾说。

  在考察西溪湿地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对此,何蕾印象深刻:“我们要继续加大探索湿地保护和利用双赢的‘西溪模式’,让绿水青山的美景在西溪湿地长长久久地留下来。”

  除了茶文化外,西溪湿地近年来不断发掘“龙舟胜会”“西溪船拳”“花朝节”等别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既让非遗活态传承,也充实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说,浙江省是我国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省。近年来,浙江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让更多游客感受乡风民俗。非遗+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