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向群峰耸峙的壮丽境界(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10-15 17:00:05
浏览

背上行囊,青年作家纪红建一走就是上万里。他到过遍布石漠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去过雪域高原西藏山南,经过崇山峻岭的秦巴山区……202个村庄、100多万字采访素材、600多个日日夜夜,汇聚成一本3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乡村国是》。

口碑和奖杯接连到来。《乡村国是》先后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纪红建无限感慨:“面对浩瀚的历史、广袤的土地,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深度和生活温度的作品。”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一只鸟能凭空起飞吗?想象的翅膀一定蹬着坚实的大地。”

电视剧《老酒馆》火了。这几日,编剧高满堂来回穿梭于研讨会和媒体见面会,向观众揭秘创作背后的故事。

创作精品的秘诀是什么?“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

为了创作《钢铁年代》《大工匠》,高满堂曾在钢铁厂工作了3年;10年前,为了创作《闯关东》,他更是横跨东北三省,行程上万公里,历时10年之久。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如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蔚然成风。仅2016年,各地共开展创作采风和结对帮扶活动9500余项,参与的文艺工作者近10万余人次;截至2018年,2600多人次参加了“送欢乐下基层”等文艺志愿服务。

在实践中,人民的分量愈加清晰。刚刚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王蒙道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人民是我们创作最大的动力。我们要时刻惦记人民、体贴人民,为人民说话。”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本根,让中国精神熔铸在文艺的骨骼与灵魂之中

恩格斯曾说,文化植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巨变,发展步伐之快前所未有,社会生活的广阔丰富前所未有,人们精神世界的多姿多彩前所未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作品应突出时代特色,反映时代进步,在与时代同行中引领时代发展。

8月16日上午,刚刚揭晓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上海书展掀起阵阵涟漪。此时,凭借长篇小说《北上》获奖的青年作家徐则臣,正在做新书签售。热情的读者把他围住,求合影、求签名。

“运河才是《北上》真正的主角。这部小说在历史和现实的穿插对比中记述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变迁,在大运河从衰落到重新焕发青春的今昔对比中体现时代主题。”徐则臣感言。

有学者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比作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波澜壮阔与秀美温婉的交相辉映,反映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总体面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的范围是2015年至2018年,参评及获奖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学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努力和成就。

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瀚。作家艺术家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最先感知时代发展的脉搏,最先踏响时代进步的蹄声,最先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信仰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应当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生牵引。”沉思许久,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李政写下这句话。7月4日起,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热播。革命烈士方志敏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发很多观众的共鸣。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5年来,许多表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文艺作品收获了热烈反响,这传达的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