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实业报国改革创新图强(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31 01:34:34
浏览

  如何将“红色基因”植入企业发展的肌理,筑牢民企发展的“根”与“魂”,是大学教员出身的周海江一直思考的问题。他提出“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红色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动力”;率先将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企业党建,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民营企业。如今已拥有10万员工、两个产业园区、3家上市挂牌公司、3个驰名商标的红豆,成为跑出“加速度”的中国企业样本。

  周海江说,把党建与企业经营相融合,就是中国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好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红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之路。

  环境改善

  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何 聪 王伟健

  8月10日,连云港市徐圩新区,长度超过50米的预应力大管桩径直扎入海底,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港储项目码头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这是江苏首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1740万吨的码头工程,建成后将促进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产业联动。

  沿着徐圩新区海岸线往南30公里,就到了灌云县燕尾港。码头上,渔民苏长兵满载渔获:“环境改善了,鱼虾也回来了。”

  作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连云港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但很长一段时间,连云港饱受小化工之苦。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就曾指出,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灌南县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2017年以来,连云港痛定思痛,展开环境整治。目前,灌云县和灌南县的化工园区所有排污暗管都已拔除,工艺落后的化工厂被淘汰,环保达标的企业在严格整改之后才能复产。

  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介绍,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事项连云港全部办结;化工园区关停取缔企业75家;全年空气优良率达77.3%,位居江苏前列;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1.7%。

  随后,连云港紧抓产业转型“牛鼻子”,实现了腾笼换鸟,培育了石化、冶金、高端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推动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蓬勃发展。

  2018年,连云港市新建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财政收入质量提高,税收占比80%;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应税销售收入2676亿元,增长13.6%。连云港市市长方伟说,连云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魄力,彻底整治“两灌”化工园区,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台商台胞

  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何 聪 王伟健

  整洁的车间里,灵活的六轴机器手臂精准地“抱起”厚度不到1毫米的玻璃基板,轻放在气浮式的传送带上,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这是江苏昆山友达光电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的生产车间一景。这座总投资达120亿元的智能化工厂,彻底颠覆了人们固有概念中工厂的定义。在昆山,众多知名台资企业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竞争中持续领先,智能制造蔚然成风,呈现逆势增长的势头。

  上个世纪80年代,昆山自筹经费办开发区,招商引资瞄准台资企业。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如今,昆山已经成为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截至6月底,昆山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达5113个,投资总额达608亿美元,10万台商台胞在这里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