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红飘带——从革命长征路到发展新征程(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8 21:00:55
浏览

  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初到单家集时,颁布了 “三大禁令、四项注意”,深得回族群众支持。之后中央红军来时,马上受到热烈欢迎,“这家抢,那家迎,又烧炕又做饭。”

  以真心对待人民,人民也会还以真心。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武阳桥畔,《十送红军》所反映出的军民鱼水情,至今还在为人所津津乐道。

  “金沙水拍云崖暖”,一个“暖”字,既道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老百姓那里感受到的温暖。

  红军长征经过禄劝县,除了在皎平渡参与渡江的37名船工外,给红军带过路和帮助过红军的当地群众,史料中明确记载有姓名的就有135人……

  军民一心、生死与共,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根本所系。

  奋斗之路:长征精神的薪火相传

  长征,锻造了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书写下中国革命的不朽传奇。而这座历史丰碑,也指引着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如今,长征播撒下的种子悄悄发芽,在红军走过的地方茁壮成长。

  ——他们不忘初心,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在福建省长汀县中复村的观寿公祠前,“红九军团长征二万五千里零公里处”石碑,似乎在诉说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56岁的钟鸣是中复村的红军烈士后代。30年前,钟鸣就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红色史料、学习革命历史,进行义务讲解。

  后来,他的儿子也回到家乡做起红色讲解员。父子俩希望,通过口耳相传,让这里的红色精神永远传承。

  如今,长征路上许多地标都活跃着“红色讲解员”。正因为他们,长征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感人、深入人心。

  回望历史,为了更好前行。

  在湖北省石首市,三棵葱翠的“红军树”一字排开,矗立在桃花山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67岁的守树人刘克树,已看护这棵“红军树”31年。

  他的父亲刘道明是原桃花山苏维埃政府主席。“父亲与红军树的感情很深,多年来一直给人讲红军故事。”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父亲去世后,刘克树辞去工作,接替父亲守护“红军树”。“我守的不仅仅是树,更是石首儿女的红色精神家园。”

  ——他们牢记使命,弘扬长征精神,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不能忘本,二不能吃老本。”谢京帅说,不忘本,就是坚守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不吃老本,就是不能故步自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80余载斗转星移,硝烟散尽处赞歌仍在。“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一曲兴国山歌传唱80多年,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也传承至今。

  作为“十三五”贫困村,江西省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大部分房屋都在半山腰和坑沟里。这里的坡陡、路窄、弯急。100多个贫困户散落在山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2017年,乡党委副书记袁勇锋主动请缨,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几年来,他把龙溪村当成了家乡,把贫困户当成了家人。通过架桥修路,发展蓝莓、生姜、高山蔬菜等扶贫产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新变化、新气象不断涌现。

  位于长汀县四都镇的楼子坝村,如今河水清冽、道路平坦、花团锦簇。“党和政府时刻挂念着老区人民,持续投入帮扶资金!”村党支部书记陈先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