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之际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07 13:35:18
浏览

原标题: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之际

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之际

来自方志敏家乡的曹花荣带着两个儿子在江西上饶市横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了解方志敏的革命事迹(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赖星 摄

新华社南昌8月6日电 题: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赖星 姚子云

八月,夜色下南昌市赣江之滨,行人如织,光华璀璨。

当年他就义之地,已是青山绿水,一碧万顷。

今日之中国,已如他所愿。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赣江边就义,距他的37岁生日仅半个月。

8月21日是方志敏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他一生心向光明,他“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让人们明白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

他,树起一座精神丰碑。

“我是一个黑暗的憎恶者,我是一个光明的渴求者”

高铁在阳光中前行,窗外树影模糊,远山和白云却清晰可见。穿过一片片田野,方志敏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

这是江西上饶市弋阳县的一个普通村庄,山上生长着茂盛的树林,小河弯弯曲曲穿林而过。方志敏曾从远处眺望自己的村庄,他感叹自己不是一个文学家,不能将眼前的美丽描写出来;他也看到了农村的衰败和黑暗,村民苦到不能生活。

“我于一八九九年生于离漆工镇二里许的湖塘村。在这长夜漫漫,天昏地暗的地方,我生活着,我受着压迫和耻辱地生活着;我长大起来了;我逐渐不安于这黑暗的时日;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

走进他的青春岁月,就走进了他的初心赤胆,就理解了他的人生选择。

1922年,方志敏在上海求学时看到法国公园门口的牌子上写有“华人与狗不准进园”,他感到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

“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他感慨中华民族命运的悲惨,但是依然相信,即使当下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立志要建一座属于人民的公园。九年后,他的梦想成真。1931年春,在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横峰县葛源镇葛源村,他亲自筹建了列宁公园,园内小桥流水,树木成林。上自政府主席,下到年幼孩童,随时可在公园内休闲、玩耍。

“我爷爷当年就参与修建了这个公园,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是他们的心愿。”葛源村村民周子根说,在这个小村庄,包括他爷爷在内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200多人。

80多年过去,列宁公园风采依旧。方志敏当年亲手种下、象征革命必定胜利的梭柁树如今已亭亭如盖。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叔叔,你们是干嘛的呀?”13岁的周桂兰趴在门槛上,仰头问牵着白马的男子。

“我们是要建立一个苏维埃新中国的革命者。”这名叫方志敏的男子笑着回答。

1932年,赣东北省改称闽浙赣省,周桂兰家的院落成了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机关大院。方志敏在她家办公、居住了较长时间。

生活在方志敏身边,周桂兰对这个大英雄心怀崇敬。87年后,周桂兰已是百岁老人,她总是念叨着,方志敏是老百姓的活菩萨。

在周桂兰的印象中,方志敏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油炸的豆子,是他最爱的食物;穿的是旧长衫或者中山装,汗褂裤、被子等用两只旧箩筐装着。

至今,在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内还保存着当年的银库,这座银库是由周桂兰家的粮仓改建而成。方志敏曾自述,自己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

方志敏被捕后,敌人只在他身上搜到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国民党士兵根本不相信:“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