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能带兵打仗的政工干部”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7-29 01:02:55
浏览

“当个能带兵打仗的政工干部”

 

  李保国参加军事比武考核。
  刘王虎摄

 

  夕阳下的发射场坪上,大国长剑巍峨挺立。训练结束后,卸下防毒面具,脱下防护服,骄阳下的热血汉子露出真容。在战士中,一眼便能认出火箭军某导弹旅政委李保国,因为他个子最高、脸庞最黑、嗓门最大。

  上装能操作,上阵能指挥,李保国在营、团、旅三级政工领导干部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提起李保国,旅队官兵都亲切地称他为“实干派”政委。

  “建旅没有‘过渡期’,一开始就要按整建制部队来要求自己”

  2017年4月,在一处借来的旧营区,一个新型号导弹旅走进大国剑阵,有着5年团政委任职经历的李保国被任命为首任政委。组建即成旅、成旅即按新编制运行,这一组建模式在火箭军部队尚属首次。

  旅队刚组建,人员来自10多个旅团单位,又缺技术少人才,部队还必须在短时间内裂变发展……困难挑战比比皆是,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第一年就要初步具备整建制部队的作战能力,成为摆在李保国面前的首要难题。

  “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清楚,对我们来说建旅没有‘过渡期’,一开始就要按整建制部队来要求自己。”旅队成立第二天,李保国在全旅官兵大会上这样讲道。后来的实践证明,李保国的这句要求,并非空洞的口号。

  旅队成立之初,官兵的主体可以用“三新”来概括:新干部、新学员、新战士。“新兵训新兵,训不出水平。没有技术骨干,导弹旅这样高精尖的单位该咋开展工作?”李保国日思夜想,探索解决办法。

  “缺人才,旅队培养不了,就送到厂家和院校培养。”深思熟虑后,李保国决定派出学员前往厂家和院校进修。

  “你们要发挥好‘种子’的作用,现在我们部队缺装备、缺人才也缺资料,能否改变现状,就靠你们了!”第一批赴厂家学习的学员临行前,李保国这样叮嘱他们。

  3个月后,这些学员学成归来,每个人都带了厚厚的两三本笔记。返回旅队后,这些学员轮流向全体官兵汇报学习成果,把经验、资料和技巧传授给大家。新装备长啥样?如何进行操作?每次汇报分享,官兵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与此同时,李保国组织学成归来的技术骨干,成立了旅队的攻关小组,研制智能化模拟训练器材,区分了精准确定培养重点,设立人才库。“厂家要用七八个月来开发一套成型的模拟器材,我们的攻关小组用了3个月就研究出来了。”李保国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攻关小组的研发经历。

  2017年11月,旅队所有发射营和保障营全部架构起来,旅队的编制基本步入正轨。这时,李保国才松了一口气,“那时候终于能有底气地说,这支部队发展起来了。”

  “你们将在严格的制度和管理中,得到快速成长”

  旅队组建伊始,官兵们来自不同的部队,没有统一的标准,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当时,李保国在一个连队做过一次调研,竟然有超过90%的官兵都想调离。

  “咱们旅和你们之前所在的部队有啥不一样?”

  李保国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组织了一次座谈。问到这个问题,官兵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不外乎是现在的工作任务多、节奏快,管理严格,制度约束太多……原来,这些官兵以前大多来自非作战单位,管理相对轻松。

  李保国听了这些答案,耐心地讲,“这就是作战单位的特殊之处,但你们将在严格的制度和管理中,得到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