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超四成(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07 11:07:08
浏览

  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97.0%,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28 340平方千米,同比减少4 930平方千米。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二)近岸海域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水质级别为一般,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优良(一、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为76.6%,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劣四类为11.7%,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监测的190个主要入海河流水质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19.5%,Ⅲ类占34.7%,Ⅳ类占32.6%,Ⅴ类占8.9%,劣Ⅴ类占4.2%。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四、大气

  (一)环境空气质量

  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全部城市数的46.6%。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168个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20个城市(从第168名到第149名)依次是安阳、邢台、石家庄、邯郸、临汾、唐山、太原、淄博、焦作、晋城、保定、济南、聊城、新乡、鹤壁、临沂、洛阳、枣庄、咸阳和郑州,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20个城市(从第1名到第20名)依次是拉萨、海口、舟山、厦门、黄山、福州、丽水、贵阳、深圳、台州、雅安、惠州、遂宁、珠海、昆明、张家口、南宁、温州、内江和广安。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3.1%;PM2.5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北京优良天数比例为65.8%;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6.5%;PM2.5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

  汾渭平原1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1.7%;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

  (二)酸雨

  469个监测降水的城市(区、县)中,酸雨频率平均为10.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4.22~8.56;酸雨城市比例为16.8%,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酸雨类型总体仍为硫酸型。

  酸雨区面积约4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上海的大部分地区、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湖南中东部、广东中部和重庆南部。

  五、自然生态

  (一)生态质量

  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为51.3,生态质量一般。同比无明显变化。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7%,一般占22.7%,较差和差占32.6%。

  (二)生物多样性

  我国具有森林、竹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和自然湿地等各种类型的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岛、海湾、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种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有农田、人工林、人工湿地、人工草地和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

  已知物种及种下单元数106 509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40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珍贵濒危植物246种,已查明大型真菌种类9 302种。

  有栽培作物528类1 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1 000种以上,原产观赏植物种类7 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三)森林

  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

  (四)草原

  全国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屏障。

  (五)自然保护地

  全国共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18万个,保护面积覆盖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0%、管辖海域面积的4.1%。

  六、土壤

  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其中镉为首要污染物。

  七、声环境

  (一)区域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