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在协调发展中打造核心竞争力助力能源强国建设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0-13 16:22:06
浏览

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集团公司依托“煤电路港航化”一体化核心优势,协调推进产业一体化协同、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协同、专业服务与主业协同,提升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作用。

一体化产业链协同 能源保供作用持续凸显

为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协同运营效率,国家能源集团创建优化生产运营综合指数体系,构建集成化、平台化、透明化、高效化的一体化运营管控新模式,实现了煤炭产、运、销、储、用各环节环环相扣、相融共促的生产运营格局。

2021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生产运营协同调度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煤电路港航化各产业,集团总部、54家子分公司及所属全部三级生产单位全覆盖,贯通了原有的16个生产运营协同调度信息系统,打造出“一体化集中管控、智能化高效协同、可视化高度融合”工业互联网运营平台,支持集团安全保供的周期性和即时性调控。

国家能源集团:在协调发展中打造核心竞争力助力能源强国建设

江苏泰州电厂员工指挥装卸航运机组燃煤,国家能源集团供图。

为保证煤炭安全高效稳产增产,国家能源集团一方面合理编制自产煤生产计划,各生产单位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持稳产高产。另一方面强化与供煤商沟通对接和兑现考核,最大化争取外购煤资源兑现。2021年四季度以来,自产煤月均产量保持在5000万吨峰值水平。

国家能源集团深化煤电协同,煤炭直供配送覆盖面近70%,通过煤电深度协同,确保用能紧张期煤电机组开得起、顶得上、稳得住。发挥自有电厂区域蓄水池、调节器作用,在煤炭市场需求下滑时期多存煤,煤炭紧张时期,合理降低自有电厂库存。

在煤炭运输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加大与国铁的沟通协调力度,合理安排运输任务。2021年,集团公司自有铁路运输周时压缩0.2天,黄骅港卸车、装船效率分别提高1.8和5.3个百分点,一体化出区调运量创下日均106万吨新高位,船舶运输量首次突破两亿吨。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集团重组整合铁路板块生产单位,加快运煤专线、装车站建设,完善路网“毛细血管”,扩大对核心矿区煤炭资源的装运优势。打通运输瓶颈,建设开通黄大铁路,缓解了黄骅港和天津煤码头吞吐压力。

此外,国家能源集团推进煤炭清洁转化利用,先后建成鄂尔多斯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项目、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MTO)项目、宁煤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等国家级示范工程,榆林化工世界首套5万吨/年煤制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榆林、宁东、鄂尔多斯、哈密、包头、内蒙古焦化6个煤化工基地规划布局,实现了煤炭向油品、化工品转化。

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量5.7亿吨,煤炭销量7.7亿吨,发电量1.1万亿千瓦时,和集团重组之初的2017年相比,煤炭产量增加了约6000万吨,煤炭销量增长1.2亿吨,发电量增长超2000亿千瓦时,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凸显。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协同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国家能源集团加快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布局集约化。在按照区域用能需求布局一批清洁高效煤电的同时,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开发风电、光伏、大中型水电、抽水蓄能项目,布局储能、氢能、氨能等产业。

利用西北区域风电、光伏与煤炭资源丰富的特点,国家能源集团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推进“风光火储”基地建设。在国家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为主体的风光大基地项目中取得1390万千瓦开发容量,并牵头开发宁夏腾格里1300万千瓦、甘肃巴丹吉林110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