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的供给侧改革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3-15 10:12:01
浏览

本报记者王明浩、邵香云、白佳丽

阳春三月,天气回暖,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60岁的天津老农时更生抢抓农时,冬季成熟的萝卜刚装车送出,又一头扎进温室大棚,开始了新一季的辛勤播种。

“过去种麦子,辛苦一年存不下几个钱。现如今还是这几亩地,赚十多万块钱不在话下!”换种天津本土培育的萝卜品种后,时大爷日子好了,说起话来腰板都挺得直直的。

甜脆的萝卜名声在外,娇艳的花卉一盆难求,嫩绿的水培菜销售红火……耕地有限的天津市,依托科技创新、空间利用、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在“一亩地”上下“绣花”功夫,现代都市型农业“闯”出了新路子、“种”出了新高度。

培育“芯片”硬支撑,一粒种子变成了“真金白银”

青萝卜是天津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喜爱。西青区的沙窝萝卜、武清区的田水铺萝卜,那是家喻户晓。

嘛样的青萝卜才算好?天津人总能给出相同的回答——颜色翠绿,味道甘甜。

作为蔬菜育种专家,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所长张斌和团队坐了10年冷板凳,育出了表皮颜色比以往稍浅的“七星”萝卜品种。

遗憾的是,市场并不买账。“没人愿意试种,有农户还调侃新品种是‘黄皮萝卜’。种出来的萝卜,大家不愿意买。”张斌感慨道,那个时候,免费送给农户种,都是一脸不乐意。

尽管栽了跟头,张斌和团队依然执着。“以往农户种萝卜都是自己留种子,品种杂且退化严重,造成萝卜个头不一,产量、商品率较低,品质的稳定性也不高,严重制约了‘萝卜经济’的发展。我们就想育出更优质的种子,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面对面劝、手把手教,一次不行就接着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试种农户喜获丰收。“‘七星’品种抗病性好、产量高、样貌统一,又保留了甘甜的口感,平均每亩地多赚5000多元。”天津青白家庭农场负责人郭书艳尝到了甜头。

一粒萝卜种,就这样变成了百姓兜里的真金白银。“目前‘七星’品种在天津种植面积已超2万亩,足足占到七八成。农民的广告牌上,原来被调侃的‘黄皮’也成了卖点。”张斌满意地笑了。

90后“新农人”张立华,在天津大美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经理,换种新品种后,萝卜销售半径覆盖京津冀地区,“都是订单式销售,每棚萝卜种下前,就知道未来要运往哪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了让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菜篮子”“米袋子”更丰富,在天津,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在致力于良种创新研究。56岁的于福安与天津小站稻打了半辈子交道,他带领团队育成“津原系列”水稻品种40个,科研成果近20年来覆盖天津水稻种植面积80%左右,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 “现代农业的效益,必然藏在种子里。”于福安坚定地说。

天津积极组织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选育,2021年登记蔬菜新品种33个;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0个。“津强”系列强筋春小麦可替代进口品种,“津字号”黄瓜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华北型品种7成以上,“白峰”等品种打破花椰菜杂交种全部依赖进口局面……

不只在天津的农田里。近年来,越来越多“津字牌”种子撒向全国,赋能“希望的田野”。

把蔬菜种进“水”里,一方空间生出了“致富新经”

着装利落、一头短发的刘晓君,每天都会到宁河区苗庄镇的温室大棚走一圈。

温棚内,一排排齐刷刷的绿叶菜被架空在齐腰的钢架上。拎起一棵蔬菜,便能发现中空的管道里流动着营养液。温棚外,一辆辆物流车正等着把新鲜的蔬菜运往商超。

“我们把蔬菜种进了‘水’里,现在市场需求量很大。”刘晓君兴奋地说。

刘晓君的父亲刘连国很早就种起了水培菜,在父亲影响下,“85后”刘晓君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现已是天津百利种苗培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水培菜生长速度快,一年可以种8到10茬,一亩地年出菜量比土培增加4到6倍,平均收入是土培菜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