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强强联手15年用大豆做了一次科技供给侧改革探索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2-15 09:34:01
浏览

如今,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全面覆盖大豆产业各环节及北方、黄淮海及南方三大产区,形成完整的技术研发、集成、示范链条,提高了人、财、物等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全面提升我国大豆产业技术研发能力。

时至今日,韩天富仍时不时回忆起15年前那顿饭。

2007年底,人们对奥运的憧憬与新年喜庆祥和的氛围交织在一起,填满了北京的夜空。朝阳公园里的一家烤肉店里,杯中是红酒,盘上有烤肉,可韩天富记住的并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激动与惶惑、使命和不安。

那一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正式启动。从那时起,中国农业科技的供给方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打破部门、区域界线,集聚全国科研力量进行攻关,直击农业科技存在的种种积弊。每个体系都由业内知名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一体化的创新链条。

饭好吃,事难办。“新生事物到底能带来什么变化,我当时确实心中没底。”作为熟悉国内外产业情况和科研水平的大豆专家,韩天富的担心不无道理。

在首批启动的十个农产品中,大豆无疑最令人担忧。

大豆是古老中国给全人类的馈赠。然而,那时我国大豆产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平均亩产不足美国、巴西等国的一半,科研力量、企业力量分散,育种技术更是落后。有一个顺口溜,很好地形容了我国育种家们的窘境:“拿牙咬,把眼瞪;一把尺子一杆秤。”与此同时,美国则陆续开展了第三代、第四代的育种技术研发,全面进入了生物技术时代,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差距何其大!

肩负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的重任,韩天富自然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美国在科研上有先发优势不假,我们也有我们的办法。”韩天富说。这个办法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就是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发端。

15年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硕果累累,为我国大豆打好“翻身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菽之变

有这样一种观点,近年来颇为流行:受限于耕地面积,保证玉米、小麦等主粮更重要,大豆从国际市场购买即可。

“这肯定是片面的、不靠谱的。”韩天富说,“玉米与大豆争地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提升我国大豆单产水平和自给能力,保证食用植物蛋白供给安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韩天富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大豆总量超过1亿吨,创下历史纪录,对外依存度达到83.7%;而当年全球大豆贸易总量也只有1.66亿吨。

更令科研人员担心的是,我国大豆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单产数据最为直观:2007年,我国大豆亩产仅有96.9公斤;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提升到132.4公斤,但美国、巴西大豆平均单产都超过220公斤。

到市场上购买还是调整种植结构,的确是一道计算题,但科研人员的职责使命,就是把“做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彼时,大豆专家们颇有些“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心情。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原产国。《诗经·生民》载:“蓺之荏菽,荏菽旆旆”。“荏菽”就是大豆。早在数千年前,大豆就被先民认识和广泛种植。由于全球大豆均直接或间接地引自中国,许多国家的语言中至今仍保留着大豆古语“菽”的发音,如拉丁文(Soja)、英文(Soy)、法文(Soya)和德文(Soja)。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从我国东北和韩国、日本大量引进大豆品种资源,开始品种选育工作;20世纪60年代,巴西从美国引进了长营养生产期品种,并着手培育适于低纬度地区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的“热带大豆”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