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斯斯:战胜计算机世界里的“叛徒”(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2-14 10:24:01
浏览

博士毕业后,段斯斯的大部分同学选择去硅谷做软件工程师,待遇很好。她当时也想过:去公司写代码,人生会不会过得轻松一点?纠结一段时间后,她还是从兴趣出发,选择继续做科研。

2015年,段斯斯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展开工作,并成为该实验室历史上首位计算机方向的温伯格研究员(Weinberg Fellow)。

两年后,段斯斯搬到美国东海岸,在马里兰大学巴尔蒂摩郡分校担任助理教授。她很高兴,因为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的项目局限性比较大,而当教授意味着在研究选题上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她重新回归网络安全这一研究方向。不久后,段斯斯设计出BEAT协议和异步共识协议,后者至今仍被认为是所有异步共识协议中性能最好的。

回首在美十年的轨迹,段斯斯形容自己是从西迁徙到东。在这场漫长的迁徙中,回国的念头也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愈加强烈。2020年,段斯斯举家回国。

想做的事一定要做成

回国后,段斯斯受聘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的团队。作为密码学界的风云人物,王小云有一段为人熟知的趣事——她在坐月子期间破解了著名的密码MD5。“王老师就是这种性格,想做的事一定可以做成。”段斯斯说。

这一点,段斯斯和王小云很像。上小学时,段斯斯有一次转学,爸爸打击她说,你学习肯定跟不上。段斯斯不服气,憋着股劲儿学,成绩从班级二十多名最后冲到了前三名。有一回,为了准备学校的跳绳比赛,段斯斯每天练习,有一天练到站都站不起来,最后被抱回了家。

如今,段斯斯没了少年时的争强好胜,但对想做的事,依然有股狠劲儿。在生完两个孩子后,段斯斯胖了十几斤,一度放弃身材管理。有一天,突然想起这件事,她决定减肥。两年多过去了,段斯斯没有一天停止过锻炼,还意外收获了“马甲线”。

对解不出来的科学问题,段斯斯更是“不死心”。曾经,原子广播协议和异步二元共识协议困扰她很久,她隔三差五就琢磨解决方法。照顾孩子、走路或开会间隙,只要想起这件事她就开始推演,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找到了答案。

段斯斯说自己“闲不下来”。生完老大后2个月就出来工作,而在老二出生不久,她便一手抱孩子,一手做计算、写代码。

很多人有孩子后感到精力不济,段斯斯恰恰相反。“以前,我的工作和生活分不开,现在我每天下午大概5点半到晚上8点半陪孩子,孩子睡觉后就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这条明确的界限让我比以往更专注地投入工作。当然也有累的时候,没办法,你得接受,生活就是这样。”她说。

谈及未来,段斯斯说:“我希望,将来有人提到分布式系统,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他们会想到我的名字。更实际一点的目标是,在顶级会议上多发些文章。或者,能像我敬佩的研究者克里斯蒂安·卡奇恩(Christian Cachin)和洛伦佐·阿尔文斯(Lorenzo Alvisi)一样,把特别复杂的事写得清晰易懂,给人以启发。至于名利,我看得比较淡,人不能靠这个活着。”

乍见初欢,久处仍怦然。在大学课堂上,计算机课带给段斯斯的欢喜并没有被时间消磨。从北京到香港,从美国西部到东部,再回到北京,无论是研究分布式系统、区块链,还是应用密码学,段斯斯始终在做令自己心动的事。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