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1-29 10:03:01
浏览

原标题: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治理方式变革”。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为主线,全面勾画了今后一段时期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建设蓝图,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当前,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在这三个“转向”中,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规划》提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国之治”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支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是适应社会治理新形势,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问题多而复杂,信息化支撑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的能力仍有待提升。当前社会流动持续增强、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线上线下融合渗透、群众诉求日趋多样、社会问题频发突发,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迫切要求。然而现有信息化建设尚未能够对社会治理形成有效支撑。主要表现在:一是及时准确感知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态势的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治安防控深度融合应用水平较低;二是及时预测预警预防和突发事件快速处置的能力不足,尚未能够充分支撑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关口前移;三是支持跨区域跨部门跨主体的沟通协同共治能力不足,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等固有问题依然存在。《规划》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发展的形势、特点与问题,从数字社会治理基本格局、主要方面和关键任务等给出了全面的顶层设计,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数字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实现五大治理要素

  《规划》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党建引领、服务导向、资源整合、信息支撑、法治保障的数字社会治理格局。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越是复杂就越要抓住其关键所在。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最根本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优势,将其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规划》强调,要提升基层党建服务管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二是坚持服务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因此数字社会治理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规划》提出要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三是坚持资源整合。数字社会治理不是“空中楼阁”,必须要有坚实的资源保障。除了传统的资金、技术和人员资源外,还包括数据资源。碎片化的资源无法有效支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规划》要求推动基层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基层政府与垂直部门的数据共享融合,促进部门数据根据需要向基层开放使用。把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类资源集中整合有效配置,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